評論

葉浩/高中生怎麼讀經典?一個人文漫遊者的建議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恭喜你決定參加今年台師大文學院所舉辦的「高中人文經典閱讀會考」活動,決定踏上這一場心智上的探險之旅。閱讀一本人文經典如同攀登一座高峰,艱辛的歷程之中不僅考驗腦力,也鍛鍊意志,若有一篇好的導讀在手,就像握有一張可靠的地圖,但如果有一位爬過那座高山的人能親自帶領你走那麼一回,讓你避免一些誤區,卻又不阻礙你嘗試崎嶇小徑,或在確定行不通的時候能拉著你回到原路,那更是再好不過!

我在高中的時候,試過書單上的幾本,但苦無良師帶領,所以,相當羨慕你們有這樣的機會。盲目地摸索過後,最後幸運到了英國就讀大學,雖然一路不曾離開哲學系,但沿途也遊歷過英國文學、法律、神學等科系,幾乎每堂課都必須精讀原典,因此一路上受惠很多教授,讓我成了人文經典的漫遊者,也因此想分享一些個人經驗,或許對你會有所助益。

首先,想必你也看到了近來關於這一份書單的許多爭議,或許還看了不少人分享的讀後感,特別是關於這份「書單」本身,而不是這些經典著作的讀後感。這些感想可能質疑書單的系統性,或何謂「人文」。畢竟書單中包含哲學、歷史、社會學、政治學、心理學以及生物學等不同領域的書,有些超出了一般大眾理解的「人文」範圍。

有些社論偏重在質疑何謂「經典」,例如在書單中的《烏托邦》(Utopia),這本書歷經500年時間考驗,無庸置疑;《第三種猩猩》(The Third Chimpanzee)從第一版至今約25年。有些人會說經典一定要歷史悠久,經過時間的洗鍊才足稱經典;有些則認為當代也許就誕生了足以流傳後代的「經典」。也有不少聲音懷疑究竟「誰」才有能力導讀這些連大學教授都未必讀過的經典,甚至有專家學者說這份書單對高中生而言「難度過高」,擔憂你究竟能讀懂多少。

除了上述各種「批判」的聲音之外,還有另外三種主要反應:有人以法國高中哲學會考來「詮釋」此次活動的宗旨或意義;有人要求台灣師範大學對這份書單的內在邏輯做出「解釋」;也許有人想開更好的「處方」,提出一份更為邏輯連貫或更適合高中程度的書單。

眾說紛紜,你可能已經暈頭轉向,但讓我們稍稍將自己從這些批判聲浪中抽離出來,我想先介紹經典的四種書寫策略:解釋(explain)、詮釋(interpret)、批判(critique)、提出處方(prescribe),熟悉這些概念之後,將來你閱讀任何「經典」會少去很多迷航的時間,面對任何言論也比較不會迷失,因為你將可以清楚地將他們定位。

經典背後的四種理論旨趣

基本上,經典是作者對於具體事件的回應,只是採取了理論化的方式,不過,作為一種具體回應,其切入的角度不外乎對現象加以解釋、詮釋、批判、或提出處方。這是人們從事理論建構的四種基本動機或「旨趣」(interest)。人們面對一個費解的事件時,多半會採取其一作為主要的回應方式,不同人可能因為個性或好奇的差異而有所不同。但這四個面向並非全然相斥,且很多理論涉及不只一個面向。

理論之所以必要,是因為人們對特定事物有了困惑,而這個謎團在策略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自然科學家習慣探究物理現象的來龍去脈,採取一種因果關係的「解釋」,對其背後的意義不多臆想。但是,人文社會學者卻追問現象之後的意義,以「詮釋」為主要關懷,甚至努力試圖「同情理解」研究對象,盡可能理解一個文本或作者的意圖,乃至於一整個時代的精神。

當然也有人致力探討社會現象的因果關係,但,這其實預設了自然界的「因果定律」也存在於人類社會──甚至,人可以被當作自然現象那樣來客觀地研究,不需問其意圖或動機。反對此舉的也大有人在,他們主張研究人類的適當方式是同情理解,畢竟,人並非動物或無生物,而是會說話、有動機與目的之主體,而且他們所創造出來的「人為世界」,也就是思想、藝術、章典制度等專屬人類的文化一切,唯有掌握創作者的理念與意圖才能理解。

上述的方法論差異,是十八世紀啟蒙運動初期的爭議焦點,面對自然科學的崛起,出生於十七世紀的義大利哲學家維科(Gambatitista Vico)強烈主張,人文學科與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不同,不該採取同樣方式,因為研究的是人類自己以及我們所創造的一切。此乃「人文主義」(humanism)的起源之一,對後代關於「人文」領域的範圍、屬性以及研究方法影響甚鉅。

至今,人文學科仍舊關乎作為一種反映或回應特殊時代的人為創作,涉及各種「文本」的詮釋──包括文學、思想著作,音樂與藝術創作,以及讓作品得以構成特定意義的整個時代。

對於人文學科的詮釋,除了要了解作品的特定時代背景,詮釋者由於有其知識界限與所處脈絡,不同的詮釋者本來就很難有完全一致的想法。其關鍵在於「判斷」的不可或缺,例如,哪句話重要,哪個作品比較有價值,一個作者或一個時代脈絡底下特定的文本具有什麼意義。此外,相當多的判斷也涉及「價值」,例如關於「好/壞」、「對/錯」、「美/醜」等等,而且每個價值判斷的背後都隱藏一個「應然」的想像,作為判準。「批判」致力於提出價值判斷,相對地,若是給出「處方」,則是直接勾勒出理想藍圖。

如何從理論旨趣看這十本經典?

姑且不論此次師大經典書單的系統性,我們可以按照上述四種理論旨趣來做初步的分類。以《夢的解析》來說,是企圖指出夢的因果關係與意義,強調自主意識外還有一個「潛意識」在運作。佛洛伊德認為心理分析是一種科學,不過,主張實驗才是科學的批評者們卻斷定那不過是一種詮釋。心理學因此一直存在「(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兩種對立的研究取向。

《第三種猩猩》的作者是自然科學家,討論的是非人類自主控制的演化過程,這看似在談因果關係的解釋,但作者不只是解釋現象,更進一步詮釋歷史的軌跡,甚至從自然秩序之中,作出一個關於人類是否「進步」的判斷。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旨在提出一個適用於人類社會的「科學」方法,作者韋伯(Max Weber)認為人文世界亦可探究因果關係,但那並非自然科學所想像的那種「定律」,而是發生在特定歷史偶然條件底下的事件。本書是作者所倡議的方法論之實踐,一方面示範如何進行關於人類社會的因果推論,另一方面藉此強調不能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人文現象,同時也暗示了人類社會其實存在不受定律般因果關係的控制,因此存在真正的自由。

上述3本書皆關乎何謂「科學」、何謂「人文領域」以及人文領域是否有其特殊性。

至於書單裡的《自由論》(Liberty),則直指特定抽象概念──自由──的內在歧異。作者柏林(Isaiah Berlin)區分了「想當自己主人」的積極自由與「不想讓他人干涉」的消極自由,一方面藉此分別詮釋了共產主義與自由主義的追求,以及整個冷戰時代這兩個陣營的爭議所在;另一方面也指出積極自由的危險,因為,它容許將「自我」分成「大我」與「小我」,或「真我」與「假我」,倘若進一步將大我理解為國家,或真我為政府,可能演變為支持極權主義的論述。

本次書單有4本是公認的「批判」經典。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Also Sprach Zarathustra)的對象是基督教,尼采認為那不過是對於人類生命本身的一種反對,也藉此批評一切企圖將人生壓縮到抽象理論的所有思想,並呼籲重估一切人們視為「道德」或「正義」的價值。

傅柯(Michel Foucault)受尼采影響,其《規訓與懲罰》(Discipline and Punish)旨在揭露監獄以及刑罰背後關於「人」的各種應然預設,不僅指出這些預設本身隱藏一種權力關係,也提醒學校或醫院等機構亦存在類似的多數人對少數人施加的規訓與懲罰。

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藉由書寫《第二性》(Le Deuxième Sexe)來批判人類社會視為理所當然的性別區分,揭露女人的「女性」特質不是天生,而是人為互動的結果,因此,女性處境絕非命定。

薩伊德(Edward Said)的《東方主義》(Orientalism)則批判人們對於「東方」的理解,不過是帝國主義西方對於「他者」的想像,然而東方卻接受了如此的描述,從而禁錮了自己。

上述4本加上柏林的書都與政治的應然想像有關,也都提出了批判與處方。

然而,《烏托邦》才是應然想像的極致,作者摩爾(Thomas More)描述了一個完全理性的共和國,不僅財產共享,也享有宗教自由,完美且理想。與其相反,《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是一本關於實然的書,安德森藉此解釋了國族主義的起源,主張「國族」乃多半不互相識的一群人之想像結果,其興起的因素是「印刷資本主義」。

我們需要多層次的經典閱讀

上述的分類不過是一種初步的工作,由於作者有不同的旨趣,有時候還不只一個,讀者閱讀的旨趣亦不只一種。這意味著閱讀經典時的多重脈絡與不同層次的困難。

讓我們以《烏托邦》為例,摩爾所發明的「utopia」這個字,據說是來自於希臘文「topos」(地方)加上「ou 」(沒有)或是「eu」(好),因此可能意指「沒有的地方」或「美好的地方」,甚至是雙關。然而,以此為標題究竟是用來批判實際上存在的國家,還是諷刺「追求理想國度」這件事本身?換言之,不存在究竟是意味著「不會存在」或「應該存在,卻還沒存在」?抑或暗示「本來就不應該存在」,因此我們必須好好經營現存的國度?

閱讀人文經典的困難之一,是關於作者原意的確認,惟他們通常在時空上離我們遙遠,不能現身說法。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不外乎是它們能持續在不同的時代引起讀者的共鳴,但這種「共鳴」並不僅止於後人對作者的同情理解,而是具有引發後人理解或反思其自身所處時代的能力。

經典著作是致力於某些人類的永恆問題,抑或留下一個觀看世界的方法,供後人來進行某種「類比」推論──也就是藉由他們的眼光來反思我們自己的時代。我們的目的不僅在於理解「該作者」在寫作「當時」的意圖,也在於作品本身在「此時」對於「我們」的意義與啟發,而這是唯有經典才能提供的閱讀旨趣,也是另一種困難的原因所在。

正因為經典具有啟發性,一本經典在漫長的被人閱讀過程之中,不免累積了因應不同時代的(情境或語言之)解讀,也就是某些有權威性的「經典詮釋」。

例如,有人主張《烏托邦》乃針對柏拉圖《理想國》的諷刺作品,亦有人主張,那是摩爾真正讀懂了柏拉圖,知道《理想國》其實也在諷刺烏托邦想像,因此寫了更新版本。至於解釋國族主義興起的《想像共同體》一書,有人解讀成了一種「應然」的建國指導方針,也有人藉此批評國族主義的「虛假」。究竟哪些詮釋是合理範圍之內解讀,哪些又是屬於誤讀呢?

如何判斷一個解讀是好或壞,當然不是高中生們此刻的首要問題。但,那卻是導讀者所不能迴避的問題,也因此許多人質疑「誰」才能教你們──畢竟,老師本身可能採取了特定的經典詮釋,甚至自己提出了一個新的解讀,而如何判斷解讀是否有失偏頗,對於任何首次接觸經典的人來說,都並非易事,這原本就需要經年累月的辯證與累積,人文素養本來就不可能一蹴可及。

成為經典的對話者與挑戰者

人文經典閱讀是一種涉及多重脈絡與文本的循環理解,不僅讀書,讀作者,也讀我們自己。

其困難不僅在於如何同情理解作者,推敲其邏輯,掌握書寫的歷史脈絡,也在於培養我們對於自身處境的理解與反思,以及判斷的能力!作為一種循環的心智活動,我們在不同的年紀閱讀同一本經典,必定有不同的理解與收穫。

沒有一份書單是完美的,因為那都是特定的人採取特定的角度所做的判斷結果。參與此次的會考活動,可以讓你認識一些千百年來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經典作品,並且在自己心中開始建立起一個專屬你自己的對話群,或許有的作者很快會被你去除好友,但其中也可能將成為你一輩子的對話對象。

不過,閱讀過程不意味著我們必須捧著經典膜拜,或崇拜作者。

最後跟你分享兩個小故事。

我的第一份學術工作,是負責一門倫敦政經學院政治系大一必修課,學生必須在一年的時間熟悉柏拉圖以降,到羅爾斯的政治哲學經典著作。最深的印象之一是,剛開學時,有一位學生大言不慚地說:「我來,是為了改變世界,不只是閱讀死人的書!」讀完《理想國》之後,他改口說,他體認了柏拉圖的重要,也希望自己以後能寫一本流傳後世的書。

另一個事件是,當學期進行到閱讀霍布斯《利維坦》的時候,負責當週摘要的同學講到一半突然說:「為何有如此愚蠢的思想家,以為人類的本性就是自私自利?前提錯了,整本書不就都錯了!」

一個是從輕蔑到體會經典的深度,一個是理解文本但敢於挑戰。

這兩種學生是我至今熱愛教經典導讀的原因。這些思想家都是想跟世界對話的人。他們期待你的回應、挑戰,而不是背誦或崇拜,也唯有如此,才真正對得起他們──就像你挑作者,他們也挑讀者!祝你有一場愉快且充滿驚奇的思想冒險之旅。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