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Reporter
真的假的?穿山甲有「佛心」,進食不忘留一杯羹給別的小動物?
穿山甲不只進食習慣特殊,甚至還會「佛心」留食物給其他小動物。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台灣是全球少數的穿山甲棲息地,更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穿山甲保育技術,但你對穿山甲有多了解呢?你知道穿山甲不只進食習慣特殊,甚至還會「佛心」留食物給其他小動物嗎?

「愛分享」的穿山甲

分布在台灣的「中華穿山甲」喜歡住在洞穴裡,依靠長長的舌頭舔食螞蟻和白蟻維生,對蟻類的氣味非常敏感,發現食物後,會用強而有力的前爪挖洞,直搗蟻窩,因此穿山甲也是大自然界中鬆土的好幫手。

而在飽餐之後,穿山甲也很有「良心」,不將蟻窩吃得一乾二淨,會將殘餘在地表的食物殘骸,分一杯羹給其他動物。而牠平常覓食和睡覺的洞穴,也是鼬獾、食蟹獴和白鼻心的公共旅館,提供牠們庇護的場所,連穿山甲都會利用其他穿山甲挖好的洞。

「穿山甲」名號怎麼來的?

穿山甲的「穿山」名號,正是由來於牠絕佳的打洞技術。根據屏東科技大學在台東縣延平鄉鸞山社區的研究,平均每100公頃,就有1萬個穿山甲洞穴。

一般路邊看到的穿山甲洞穴,大多屬於「覓食洞」,深度僅約1到3公尺;平常睡覺的「居住洞」,穿山甲則會非常認真挖,深度可達到6公尺。穿山甲通常將居住洞設置在比較陡峭、隱密的斜坡邊,才能確保一日好眠。

中華穿山甲不只會挖洞,也喜歡爬樹,原因同樣是為了吃。穿山甲會利用尾巴當作爬樹的輔助義肢,爬樹吃螞蟻;同時尾巴也是母穿山甲背小穿山甲外出的工具,所以一旦牠的尾巴被野狗、獸鋏、車子碾傷,很可能就失去爬樹的能力了,繁殖育幼也會受到影響,在野外競爭力急速下降。

分布在台灣的中華穿山甲平常睡覺時,會回到地面的洞穴,不過其他物種如亞洲的「馬來穿山甲」和「菲律賓穿山甲」,以及非洲的「樹穿山甲」、「長尾穿山甲」則都會住在樹洞裡,到其他國家要是看到樹上有穿山甲可別太驚訝。

公穿山甲比母的更愛趴趴走

屏科大為穿山甲裝上追蹤器,發現公的穿山甲,活動範圍達到100公頃,母穿山甲則只有20到30公頃。專家推測,公穿山甲可能是為了尋找伴侶,所以活動範圍才這麼大。

一個大安森林公園面積是26公頃,公穿山甲卻能活動遠超於此好幾倍的範圍,可見牠們為了繁衍後代相當努力。

諮詢專家/孫敬閔(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研究所博士)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