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提名,誰最重視年輕人?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年輕世代崛起,已改變台灣的選舉文化與投票結果。各政黨都宣稱重視年輕人,然而,從此次立委選舉各政黨提名候選人來觀察,究竟哪個政黨提名年輕人的比例最高?

把時間拉到1992年立法院首度全面改選(第二屆),過去二十多年來,國民黨、民進黨兩大政黨的立委提名人與當選人年紀,又各自呈現出什麼樣的走勢圖?

Part 1:年輕人機會在哪裡?
Fill 1
資料來源/中選會,資料整理/鄭涵文,製圖/吳政達  註一:本文中的「政二代」指父母其中一位是政治人物的候選人;註二:台聯、新黨本屆提名區域立委皆未超過3位,因此未納入比較;註三:除國民黨、民進黨、親民黨三個主要政黨之外,另外選取年輕人佔比最高的前三名政黨。

從1992年第二屆立委選舉至今,過去二十多年,國民黨立委提名人的年齡層主要落在50~59歲,民進黨則落在40~49歲。然而,針對30~39歲的年輕提名人,兩黨卻都呈現歷年下降的趨勢,29歲以下的年輕提名人佔比則一直低於2%,甚至掛零。

Part 2:兩大黨提名年輕人比例逐年下降

文/陳貞樺

從1992年第二屆立委選舉至今,過去二十多年,國民黨立委提名人的年齡層主要落在50~59歲,民進黨則落在40~49歲。然而,針對30~39歲的年輕提名人,兩黨卻都呈現歷年下降的趨勢,29歲以下的年輕提名人佔比則一直低於2%,甚至掛零。

觀察國民黨立委提名人的年齡分析圖,可以看出在第七屆後,佔比最高的一直是50~59歲這個年齡層,而第七屆起40~49歲的年齡層也有逐年上升的跡象。值得關注的是,該黨60~69歲的提名人比率近年大幅上升,這屆則出現國民黨首位70歲以上的提名人廖正井。反觀,30~39歲提名人比率卻是下降,該黨提名人呈現老化趨勢。

民進黨的主力提名人年齡,則以40~49歲為主。與國民黨相比,60~69歲的提名人比率雖然較低,但也出現些微上升趨勢。在第八屆時,民進黨則出現了77歲的陳唐山,為史上最年長立委提名人。另外在30~39歲提名人的比率,兩黨一樣,都呈現歷年下降的情況。

對於上述現象,我們訪問了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俞振華,試圖找出背後的原因。

一、立委席次減半,青年進入國會門檻提高
Fill 1
政黨提名、吳政達
製圖/吳政達

兩黨在第七屆立委選舉,都呈現50~59歲提名人高於其他年齡層的狀況,國民黨甚至較第六屆增加了14.86%,74位中有40位提名人都介於50~59歲間。

俞振華指出,其實是因為第七屆立委選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一個選區只選出一位立委,對政治資歷與地方人脈都尚在起步的年輕候選人來說,被提名比較困難。因此各黨在提名時,都偏向提現任立委,或是已有政治歷練的老手。

他分析,過去「複數選區制」多數是中型選區,對初次參選的年輕人來說比較容易當選,特別是都會區,只要拿到兩三萬票就可當選,基本上實力跟議員差不多。但改成單一選區後,同一個地方可能得拿到九萬票以上,才能當選。某些席次較少的地方,得票能力甚至要跟縣市長一樣,才有辦法當選。

二、選舉模式漸改變,青年參政困難重重
Fill 1
政黨提名、吳政達
製圖/吳政達

此外,俞振華認為,選舉模式越來越專業,也是年輕人參選的困難之一。以往候選人只要地方有人脈,宣傳頂多擺看板、舉辦造勢晚會炒熱氣氛即可。但隨著網路社群崛起、媒體越趨分眾,在不同媒體塑造形象,可能就有不同方式。

因為選戰要兼顧的宣傳面向太多,許多公關、活動、分析公司也隨之出現。候選人的團隊分工越來越細,如果是政治素人、毫無資源,很難撐起這樣的團隊。

三、在地連結不深,無法獲得民心
Fill 1
政黨提名、吳政達
製圖/吳政達

青年素人參選,也可能會碰到在地連結不夠深的困境。根據政大選研中心的調查,超過六成民眾認為立委的「選民服務」重要性大於「國會問政」。新選制影響下,也導致立委地方化,以往是議員在做的選民活動,諸如人事請託、跑紅白包、地方建設等地方事務,變成立委在做。

俞振華舉例,像是中元普渡,台灣宮廟這麼多,一定要有地方人士帶候選人去跑,才能熟知各宮廟的普渡時間、地點。但沒有政治背景的素人,就算有名氣,在沒有地方脈絡的情況下,很難打進地方的圈圈,因此有無地方人脈常常會影響候選人的起跑點。

四、國民黨少用立委當官員,民進黨多從議員起家
Fill 1
政黨提名、吳政達
製圖/吳政達

針對國民黨提名人老化的現象,俞振華直接點出原因──「老立委一直連任,因為他們沒地方可以去。」

他認為,國民黨過去執政8年,基本上未延攬立委背景的人擔任公職,傾向培養學者從政,立委則沒有其他舞台可轉換。這群人為了維持政治舞台,只好一直連任下去,間接導致年輕人無法取得進國會的門票。

「民進黨就比較有政治遞補的概念。」因為國會席次一直落後,民進黨較積極培養新的選舉人才,希望不斷有人上來接班。

俞振華分析,民進黨大多時候,會優先推派已有資歷的民代助理去選地方議員,先累積地方實力。如果立委轉任官員或是縣市長,這些子弟兵才會跳出來選立委。

他認為,民進黨的年輕人很少從立委開始邁入政壇,除非有一定的知名度或是學經歷背景,不然一般都是從議員開始選,等到三、四十歲才會有機會轉換。

至於佔少數的二十幾歲立委提名人呢?「不論兩黨,能從二十幾歲開始選立委,一定有家族關係」俞振華強調。有沒有政治家族背景(即「政二代」),讓青年參政者處於不同的起跑點。

Part 3:年輕立委多為「政二代」

文/蔣宜婷

分析各黨提名人後,接著來瞧瞧歷屆當選人的年齡趨勢。

年輕立委當選人,多半出身政治世家
Fill 1
政黨提名、中選會、蔣宜婷、吳政達
資料來源/中選會,資料整理/蔣宜婷,製圖/吳政達

對歷屆最年輕的當選人來說,政治其實並不陌生。藉由比對資料,這些年輕當選人的父親多是政治人物,有的當過議長,或曾是立委、國代,其中也不乏具地方派系背景者。

歷年來40歲以下的不分區立委當選人,總共134人,其中有4成,都是出身政治世家或擁有派系背景。如果將年輕人的定義限縮到35歲,高達6成以上的人皆出身政治世家,或有地方派系背景。30歲以下的當選人,有7成以上具有這些背景。對愈年輕的當選人而言,他們愈可能因為有家族政治人物支持而當選,或倚靠家族關係與地方產生連結。

歷年當選年輕人比例下降

我們分析了歷屆當選人的各年齡層所佔比率,結果發現,從第二屆到第八屆,40歲以下的年輕人當選的比率越來越低。

索引
Part 1:年輕人機會在哪裡?
Part 2:兩大黨提名年輕人比例逐年下降
Part 3:年輕立委多為「政二代」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