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2023-topics-desktop

遲來的台灣#MeToo運動,揭開疤痕後怎麼走下去?

2023.6.26 最後更新
2023年5月台灣#MeToo運動,從政黨開始延燒,社群媒體時代訊息快速傳遞,讓不少性騷擾當事人、見證者打破沉默,道出自己的#MeToo故事,從單一聲音如今變成合唱,這把火已從政治界燒進學術教育界、運動界、商界、文化與影劇界。
人們惶惶不安:被害當事人陷入回憶的恐懼與擔心說出口的代價;加害行為人無法成眠,擔心在輿論下社會性死亡,無法更生;而整個社會在這一波人設翻車事件中,見識到各種共犯的權力結構裡,那些隱藏的性騷擾、性暴力根本早在社會扎了深深的根。
許多人邊讀邊哭,才明白其實受害者原來這麼多,原來經歷的恐怖都一樣。
《報導者》在第一時間整理出性騷擾重要的關鍵十問,理解性騷到性侵的光譜與救濟方式。我們也檢視這波運動爆發的政黨源頭,三大政黨是否建立了規範與流程?
關於在過去20年陸續上路的《性別教育平等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騷擾防治法》等性平三法,我們爬梳最新數據發現,性騷加害人平均罰鍰僅新台幣1.8萬元;而一年約有20萬人在工作場所遭受性騷,但走申訴的人數只有兩成?為何法律如此「難用」,癥結點在法還是在人?
「大局為重」、「息事寧人」的文化不只在社會,也發生在校園。近10年校園的性騷案平均每年1,500案,但專家學者評估,受害學生仍會因師生權力關係而難以啟齒,黑數比想像中更高;具備即時通報與調查程序的性平會,長久以來則因架構在學校行政體系內,難以擺脫人為干預色彩、達到全然獨立,常使受害者得不到公正的答案。
回望歐美、日本與韓國,#MeToo運動的展開也進一步揭開「#MeToo後真相時代」,進入尚難以修復的性別對立與獵巫。遲來的台灣#MeToo運動很痛,但這是改革的過程。立法院在#MeToo延燒數週後,決定加開臨時會,要在7月底完成性平三法的修法。這一波台灣#MeToo運動除了讓更多當事人願意說出自己的故事,「不要就這樣算了」,我們希望能藉此機會,根除社會部分壞死的結構,並透過修訂失靈的性平三法,讓每個人落實平等與尊重他人身體權的意識,打造真正平等的環境。
希望這個揭開疤痕的傷痛,不會歸於徒勞。
監製|李雪莉、張子午
文字|陳德倫、許詩愷、嚴文廷、洪琴宣、張子午、張鎮宏、陳子軒
數據整理|柯皓翔、簡毅慧
攝影|黃世澤、陳曉威、楊子磊、林彥廷、鄭宇辰
封面插畫|吳政達
內文插畫、圖表設計|黃禹禛、吳政達
編輯|張詩芸、黃鈺婷
Podcast製作|詹婉如、藍婉甄
社群企劃|陳思樺、汪彥成、張庭瑀
Fill 1
#MeToo催生新版性平三法:5大修訂重點更有助被害人嗎?是否有漏洞?

#MeToo催生新版性平三法:5大修訂重點更有助被害人嗎?是否有漏洞?

#MeToo爆發兩個月後,性平三法今完成修訂,以「完善申訴流程」和「重罰」為主軸,《報導者》整理新法5大重點、以及此次修法的…
2023.7.30
Fill 1
陳昭如、黃長玲/遲來的#MeToo被害者公信力,正義能隨之而到嗎?

陳昭如、黃長玲/遲來的#MeToo被害者公信力,正義能隨之而到嗎?

台灣晚了國際6年才跟上#MeToo浪潮,政院也隨即端出性平三法修正案作為回應。兩位作者強調性騷擾發生的關鍵是不平等的權力結構…
2023.7.20
Fill 1
#MeToo之前、訴說之後──迎向集體創傷、清創與修復的時代

#MeToo之前、訴說之後──迎向集體創傷、清創與修復的時代

台灣在遲來的#MeToo之前,曾有哪些微小火花?但周遭為何大多沉默?而如今這場運動又該走向何方?具名揭露曾柏文不當行為的吳曉…
2023.7.10
Fill 1
為何你要這樣做?#MeToo道歉就好了嗎?對於性暴力行為人,可能令你難以理解的5個問題(下)

為何你要這樣做?#MeToo道歉就好了嗎?對於性暴力行為人,可能令你難以理解的5個問題(下)

校園性平會調查後,被強制諮商輔導的未成年行為人,在想什麼?當事人或許也想悔過,卻可能從不了解「道歉」到底意味著什麼……
2023.6.28
Fill 1
為何現在才#MeToo?說了又能怎麼樣?對於性暴力受害者,可能令你難以啟齒的5個問題(上)

為何現在才#MeToo?說了又能怎麼樣?對於性暴力受害者,可能令你難以啟齒的5個問題(上)

本集,有10年諮商輔導經驗的心理師來談她在第一線看見的事:有個案在說出來後,無法第一時間被相信,落下失望的淚水;有個案…
2023.6.27
Fill 1
我想盡我所能去嘗試改變──#MeToo浪潮下,大學性平會的正義極限與調查難題

我想盡我所能去嘗試改變──#MeToo浪潮下,大學性平會的正義極限與調查難題

從事發到推開性平會大門,小青走了將近3年的時間。這個兼具教育性質的行政單位/準司法的調查機關,20年來仍陷於獨立調查vs.人…
2023.6.26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