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開放 × 非營利
訂閱
贊助
最新
深度專題
國際兩岸
人權司法
政治社會
醫療健康
環境永續
經濟產業
文化生活
教育校園
贊助
登入
home
首頁
schedule
最新
bookmark
我的書籤
menu
選單
同志家庭與他們的孩子
2016.5.6 最後更新
在台灣有一群不一樣的父母親,組成了「同志家庭」。 當少子化愈來愈嚴重,他們卻反其道而行,付出高昂代價只為一圓育兒夢想。
從「出櫃」到求子,同志家庭的育兒夢須在社會異樣眼光中辛苦前進。 「當同志成為父母親」,也成為慶祝母親節聲中值得重視的社會現象⋯⋯
同志家庭樣貌各異,但也擁有一般家庭的煩惱與幸福: 要哪種育兒法?要參加哪個共學團?老婆想生第三胎怎麼辦?
然而制度的缺口,讓同志家庭不僅遭遇生活上的不便,更可能攸關性命。 他們能否在生死交關時彼此相守,就看我們的社會能否尊重個體的與眾不同。
突破制度高牆,也要靠擁有共同夢想的同志伴侶一同去克服。 這條漫漫長路,現在只是開始而已。
報導獲獎紀錄
2016酷摩沙獎
【酷兒新聞報導獎】《走入同志家庭》
採訪│葉瑜娟、林韋萱、林禹瑄 攝影│吳逸驊 設計│黃禹禛 工程│王洵沛
Fill 1
布丁男孩的2個媽媽
在台灣有群不一樣的父母親,組成了「同志家庭」。當少子化愈來愈嚴重,他們卻反其道而行,承受著各種眼光和障礙,就為了一圓…
2016.5.5
Fill 1
同性伴侶怎麼養小孩?10個問題解惑
《報導者》採訪了各類型同志家庭,包括同志家庭的孩子陳愷樂,並整理出10個常見的Q&A,讓大家更了解同志家庭養兒育女的心路歷…
2016.5.5
Fill 1
同志伴侶:其實我們都一樣
由於同性婚姻尚未合法,同志伴侶的「育兒夢」困難重重。不但法律上難以領養小孩,在台灣,人工生殖仍是不孕夫妻才能使用的技…
2016.5.5
Fill 1
【互動圖卡】男同志求子有多難?
同性伴侶想要生養小孩、組成家庭總比一般人還難,而男同志比起女同志又多了一層門檻,一位多次嘗試人工生殖卻失敗的男同志I…
2016.5.5
Fill 1
有了小孩才發現,原來我們是次等公民
缺少婚姻關係的保障,同志家庭的孩子與家長的生活不只是不方便,更可能攸關生命。對孩子來說,能否有「雙親」守護著他們,就…
2016.5.5
Fill 1
比利時的彩虹啟示
比利時是第二個立法允許同性婚姻的國家,從第一步承認同性婚姻合法、3年後允許同性伴侶領養小孩,現在成為全球對家庭性別多…
2016.5.4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