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下的農業現形記

COVID-19下的農業現形記──失溫的人情、產銷和運輸冷鏈

2021.8.29 最後更新
全台最大的蔬果拍賣市場的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旗下巿場,5月中爆出COVID-19大規模群聚感染,這起「北農事件」令人膽顫心驚的不只是急遽增加的確診數字,而是每日進出高達數萬人次的人流和串聯南北的農產運輸,快速把病毒傳入全台產地;不久,令人聞之色變的Delta變種病毒又在屏東尾爆發。3個多月後,台灣雖由三級警戒逐步解封,但疫情帶給農業的創傷、封閉農村社會裡失去保護的感染者困境,以及現代化運輸基礎建設的貧乏,卻仍在持續發酵中。
北農疫情之後,《報導者》採訪團隊走訪葡萄之鄉的彰化溪湖、全台最早採收的愛文芒果產地屏東枋山,看見失溫的農業活水和人情:
──身處人情網絡緊密的傳統社區中的感染者,隱私一戳即破,「防疫」大刀一面扼阻病毒傳播、但另一面也被人心聚成強大的排擠力道,他們遭恐嚇、被退群,承擔全村怒火,幾無容身之地。
──過了採收季節一個多月的葡萄,仍高掛在藤蔓上,逐漸失去色彩。儘管甜蜜依舊,也猶如「染疫」遭隔離,敗巿、銷售大跌,只剩獨角仙恣意吸吮她們的汁液,從生鮮、加工、到觀光銷售,整條葡萄產業鏈受創甚深而傷痕累累。
──長年由產地直送的運輸模式,在疫情下成了「病毒」順風車,人們不敢上巿場,宅配卻大塞車,農民出不了貨、民眾收到腐爛蔬果⋯⋯現代化的冷鏈運輸和設施,公部門喊了4年仍只聞樓梯響,台灣長年農產運輸技術落後的硬傷,在這波農業疫情付出慘痛代價。
疫情如同無情的顯影劑,讓台灣社會裡尚未達文明指標的人文、觀念及設備無所遁行。農業是國家產業的根本,遇有災害的危機處理不只能單靠民眾團購「力挺」,如何讓農產運輸和技術因地因物制宜、建立先進的農業服務業的模式,同時在防疫與人權間,劃設更細緻的界線及更長期的照顧指引,COVID-19帶來的這場教訓,已不容台灣再存僥倖和迴避。
監製│楊惠君
文字│孔德廉、曹馥年、林慧貞
攝影│陳曉威、余志偉、林彥廷、楊子磊、林慧貞
封面攝影│陳曉威
編輯│張詩芸、陳思樺、洪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