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康辛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博士,國立體大教授,研究專長運動、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曾任FOX體育台美國職棒MLB球評。
為什麼電視看不到全部奧運賽事,還要額外付錢訂閱串流?不只台灣,奧運轉播權由商業媒體而非公廣集團買下的英國,也屢見這般抱怨。這反映了奧委會轉播規定的哪些矛盾?在商業利益與公民權益之間,能有平衡嗎?
「對我而言,這是史上最精彩的奧運開幕典禮。」身為巴黎奧運開幕式的轉播評論者,陳子軒從緊扣媒體轉播效果的表演設計、巴黎奧運提供給媒體的轉播指南,為這場讓巴黎再次成為時代印記的「流動的媒體盛宴」,留下紀錄。
「我們愈只關注身障者個人成功的奇聞軼事,愈不需考量其他使他們居於弱勢的結構因素,成了卸責的最佳藉口。」2024帕運前,陳子軒強調,帕運運動員是貨真價實的頂尖運動員,而不是勵志A片的演員,比起勵志故事,我們不妨更關注他們的競技表現。
陳子軒從美國職棒面對聯盟分裂歷史的務實態度,指出在台灣職棒界中被遺忘的運動記憶,並以AI對歷史的謬誤敘述提出警示:當歷史不曾被好好核實並記錄,集體失憶可能讓我們不慎掉入失真的歷史。
在運動員之前,他們也是公民。當歐美多有運動員為種族、性別等人權議題發聲,我們卻總將運動員與社會運動、與政治加上隔板。台灣體壇的普遍無聲與失語,顯得震耳欲聾⋯⋯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