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蔦屋書店創辦人提出「提案力」概念,依照顧客需求、主題性的陳列書籍,呈現書店獨有觀點。這個能力或許對未來獨立書店至關重要,但該如何轉化才能更符合獨立書店的核心價值?
「藝fun券2.0」再引熱潮,然此刻出版業面臨多重挑戰:誠品連關10分店、網路書店折扣大逃殺,文化部能否提出更有助於出版產業健全的政策?
受疫情影響,書店關門聲接連響起,但也有人仍勇敢追夢,全台超過10家獨立書店紛紛籌備、開幕,有了友善書業的後援後,他們能否通過現實的考驗向下扎根?
二手書店的興衰,往往反映了書業整體的興衰。在新書發行管道縮減、販售新書的書店消失的時代,二手書店還能維繫一定的閱讀人口,接續著各地的文化命脈...
當一間書店的性格形成後,店主本人都不一定能違拗它,這種所謂「獨立書店的尊嚴」,在面對疫情、生存威脅、甚至如銅鑼灣書店主人林榮基一般面臨恐嚇時,特別能突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