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權議題發酵,台灣人力仲介面臨改革,有業者仍剝削移工保利潤,也有業者以建立合法宿舍、法規諮詢等服務強化區隔,以擺脫「人口販子」惡名,找回行業尊嚴。
3年前台灣政府取消移工「3年出國1日」政策,是為了減少仲介費的剝削。我們卻發現,不少移工轉換雇主時仍得付黑錢買工。政府哪一個管制環節失靈了?
為什麼半數以上的菲律賓移工在入台前,就簽下本票?橫跨台菲兩地的債務剝削鏈如何運作?法扶律師和首個外籍看護工工會,正努力蒐集證據,和財務公司打民事訴訟。
記者走進越南著名的勞務街,目睹日本超越台灣成為移工首選,這促使「網路牛頭」發展新騙術招攬越南移工來台。國際搶工大浪襲來,台灣拿什麼比拼?
「愈來愈多工廠老闆問,你們有沒有引進零收費的移工?」當跨國供應鏈中的企業和仲介被國際品牌商要求避免「人口販運」惡評,擁有40萬製造業移工的台灣怎麼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