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TIDF)頒發傑出貢獻獎給《人間》雜誌。即便壽命只有4年不到,無數不同世代的年輕人都受到這本雜誌的啟發與撞擊。《報導者》與過往曾在《人間》工作者面對面,從他們親身的角度思索,這本雜誌對他們的生命以及整個時代意味著什麼。
根據最新民調,台灣人對法官的信任度跌到谷底,「法律人腦袋都裝了什麼?」來看被譽為「法律系最讓人景仰的人格」法學教授、致力推動用白話文寫判決書的法官,他們對於「如何改變恐龍法官惡評」有答案嗎?
「母語沒有獵人這個字,這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打獵不是買賣。」今天憲法法庭進行一場關於「原住民狩獵」的言詞辯論,這是史上首次由最高法院提出釋憲,盼從憲法高度正視原住民狩獵文化與現行法律制度的扞格。
過去一年發生了許多事情,但我的生活還是如常地過著,我忽然想到,可以用詩人周夢蝶先生詩裡的一句話,來表示我的2020年:「我選擇穩坐釣魚台,看他風浪起」,大概就是這樣的心情吧!
死刑和無期徒刑的界線在哪?「教化可能性」如何陰錯陽差成為最大爭議?《報導者》爬梳歷年判決書,描繪在民意與國際人權趨勢中,死刑的邊界在不同的張力間拉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