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368個鄉鎮市區僅屏東7鄉不同意票比同意票多,記者將分析尺度更細化到村里,聚焦核電廠、核廢料貯存場所在位置,綜合過往兩次核能公投結果,細究關鍵村里的公投民意變化,並請正反方學者分析這次投票結果。
這次公投同意雖大幅超過不同意,但比例未達門檻。提案人黃國昌與在野黨魁朱立倫稱這次結果反映民意對核能的支持,環團則認為約3成投票率的結果並不具有民意代表性。相較前兩次核能公投,選民投票動向有哪些改變?
重啟核三公投將在8月23日投票,此前正反方於5場意見發表會上,針對核電成本、老舊電廠重啟的核安疑慮、核廢料處置等議題進行攻防。《報導者》以7大爭點整理正反方意見,並進行資料補充,提供讀者參考。
台美20%暫時性對等關稅今日中午正式生效,部分農產品與4項傳產首當其衝;川普宣布在美設廠投資的半導體廠可望豁免,刺激台積電股價上揚創新高;對美出口占7成資通訊關稅稅率待232條款調查後公布;台美最後協商條件、美中談判結果是後續觀察重點。
川普新版關稅下週五中午生效,各國搶搭末班車談判,賴清德表示台灣拿到的20%關稅僅為「暫時性稅率」,在野黨和工商團體紛紛提出批評和建議。學者專家表示,接下來232條款的半導體關稅是關注重點。
看見改變
看見改變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