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球的成功,與慶應高中的奪冠,也許只是時間點上的巧合,但深化運動如果沒有長期的願景與目標,絕非一蹴可幾,更不是可直接複製貼上──以台灣的運動組織結構與文化,全然的複製貼上只會格式不符而已⋯⋯
世大運甫落幕,台灣收獲10金、46面獎牌,遠勝美國的1金、23獎牌,這代表台灣體育實力大勝美國嗎?作者從今年夏天3場世界級賽事現場,提醒切莫因為場上成績,迷失運動發展的長期耕耘方向。
「阿標」江崇標,我台大壘球隊的大學長,用三角函數解釋裁判站位的台大木土系碩士,也是當年中華職棒培訓裁判中招募而跳槽到台灣大聯盟的其中一位。他的熱血棒球逐夢人生,若在現今發生,早就會是在社群媒體廣為流傳的傳奇故事⋯⋯。
運動的發展脈絡,使其成為男性特權與專屬保留地。台灣體壇能否乘著這波#MeToo浪頭,帶來運動文化的正向質變,並理解性別平權不僅對女性或弱勢族群有利,也是讓男人從傳統陽剛緊箍咒釋放出來的契機?
球隊主場進駐賭城、電視台提供以博弈為主觀點的NBA賽事轉播,NFL也授權博弈公司直播比賽⋯⋯美國職業運動、博弈與媒體三位一體的未來圖像,恐怕將匯集成一場完美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