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得獎作品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16年度最佳新聞照片】張新偉/中央通訊社

Fill 1
張新偉/中央通訊社

總統馬英九(前)7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與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後)會面。這是兩岸自1949年分治66年以來,雙方領導人首次會面。兩人會前握手致意後,一同前往會談地點。

Fill 1
「2016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評審團,(左起)劉子正、陳敬寶、鄧博仁、張美陵、姜永年。(攝影/張國耀)
【評審團主席張美陵】2016年「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評審感言

2016年的「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從許多參加比賽的作品,可以看出攝影家很努力的拍照。但,遺憾的是,很少照片帶給我眼睛一亮的感受。我一向認為,新聞攝影工作是很困難的,尤其受限於「新聞機構的立場」、「工作指定的題材」、「工作環境的條件」,使得攝影家不容易發揮個人特色。

當攝影家的時間與主題受限於新聞工作,更需要攝影家突破工作限制、更深入的觀察與長久經營主題。今年的「台灣新聞攝影大賽」,很多照片似乎有了好的開始,但往後還需要更用心的深入主題。而不是自限於「新聞的立即性」、「事件的說明性」,諸如此類的新聞攝影基本招數。

許多國外新聞攝影家甚至戰地攝影記者,除了攝影技巧也是很有藝術概念,他們的作品在美術館展覽。藝術概念或藝術感性,不等同於形式美感。或許臺灣的攝影家,可以多多思考這個問題,尋找更有內涵的表達方法。

今年的「年度最佳攝影記者」項目從缺,或許因為這個獎項目的似乎是在既有的工作框架之下,鼓勵新聞攝影記者的工作成品,而不是鼓勵新聞攝影家的思辨與創作能力? 這兩者的差別,將來如何規劃「台灣新聞攝影大賽」,需要主辦單位的巧思。 

【突發新聞類】第一名:吳柏源/蘋果日報

Fill 1
一名男子酒後在家中徹夜咆哮,並搗毀物品,引起附近居民慌張,警方獲報到場時,男子甚至持破碎酒瓶與警方對峙。在一陣混亂後,男子終於遭警方制伏,妻子聞訊帶著女兒趕回家中,該名男子見到女兒,情緒終於緩和,並不斷嘗試安撫受驚嚇的女兒。儘管如此,見到爸爸在面前遭警方上手拷,小女孩仍難掩驚恐神情,令人不捨。

【自然環境與科技類】第一名:商華鴿/自由攝影師

Fill 1
2015年4月11日,湖北省武漢市,從空中俯瞰,市區高樓被嚴重霧霾籠罩。

【系列照片類】第一名:商華鴿/自由攝影師/香港焦慮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8

香港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與其他中國城市很不同,這個有七百萬人口的城市在1840年代已經開始改革開放的實驗。雖然是被迫的,雖然是在英國的統治下進行。雨傘革命作為社會運動,已經永遠改變北京與香港之間的關係,也讓香港社會階層發生撕裂。未來一定會有很多問題環繞在每個香港人的頭頂:什麼是香港?香港在哪裡?絕對的自由,還是其他選項?沒有人能夠為香港和北京完美解答這些問題。即使是香港和北京自己,也不容易。

我個人從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去香港三次,不斷嘗試捕捉香港繁忙街頭人們的焦慮情緒。他們不確定自己所在城市的未來。同時,隨著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的高速發展,香港對於內地的影響力正在穩步下降。但每個香港人必須勤力工作,生活的重壓從來是香港人生來所必須背負。而現在,他們的表情裡又多了另一層隱憂。這是不確定的未來里,少數確定的一件事。

【一般新聞類】第二名:陳卓邦/蘋果日報

Fill 1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宣布換柱後被媒體追逐,搭車離開時將手伸出車窗向大家致意。

【肖像類】第二名:余志偉/報導者

Fill 1
舉牌人李仁傑目前才剛滿18歲,休假就到路上舉牌打工。

【圖文特寫類】第二名:葉家豪/端傳媒

Fill 1
無家者在香港佐敦道24小時營業的麥當勞留宿。自2000年起,全球多個地區麥當勞開始24小時營業,在日本、中國及本港也吸引了無家者留宿,現象引起國際關注。

【體育新聞類】第二名:游智勝/蘋果日報

Fill 1
大專運動會女子韻律體操,輔仁大學李莉婷在「球」的優美身段表現,與背景圖案融為一體。

【系列照片類】第二名:曾千倚/商業週刊/愛的極限

「媽媽,人死掉了以後會去哪裡呢?」望著和自己神似的眼眸,我朝兒子的耳際輕輕一吻,獨有的幼兒髮香撲鼻而來,我好期待這香氣能跟著我一輩子。

為人父母皆知,相愛,絕非親職路上的惟一場景。我們氣過、恨過、悔過,當眼前無瑕的天使轉瞬間冥頑不靈,我們忍不住捶胸頓足,甚至暗夜飲泣,埋怨上天為何將這等小冤家分派給我?所謂「血緣之愛」是否仍理所當然?

2015年春,我走進兒童癌症病房,我想知道面對人稱「最難治兒童癌症」的母親會是什麼樣的母親?

她們,每天睜開眼,就看見死神的刀斧架在孩子頭頂,原本該在青天白雲下嬉笑的童真歲月,取而代之的是日復一日的扎針、插管、麻醉、化療、電療。

最讓人沮喪的,受了這麼多苦,癌細胞可能殘酷的宣告,它贏了,這八個月、這三年甚至更久更久的努力,全都白費了,它要你投降,要你承認身為一個母親的無能,你能否帶著重傷再戰?還要告訴眼前這可能消逝的小生命:我們很好,一切都沒問題,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放棄你,還有媽媽在這裡!

不是所有的疑問都能得到解答,我想紀錄的,是瞬間生命的動能,還有這些媽媽在困境中教會我的事。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19

「2016台灣新聞攝影大賽」今年參賽者共有59人,953張作品,得獎作品61張。這個大賽由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舉辦,今年是第10年舉辦。得獎名單如下:

【2016年度最佳新聞照片】

張新偉:中央通訊社

【2016年度最佳攝影記者】

 從缺

【系列照片類】

第一名:商華鴿/自由攝影師/香港焦慮

第二名:曾千倚/商業週刊/愛的極限

第三名:Anthony Kwan/端傳媒/小鎮的蛻變

優選:林佑恩/報導者/台東童工

【一般新聞類】

 第一名:從缺

第二名:陳卓邦/蘋果日報

第三名:葉信菉/風傳媒

優選:方賓照/自由時報

【自然環境與科技類】

第一名:商華鴿/自由攝影師

第二名:余志偉/報導者

第三名:楊子磊/經典雜誌

優選:余志偉/報導者

【肖像類】(優選不分次序)

 第一名:從缺

第二名:余志偉/報導者

第三名:吳柏源/蘋果日報

優選:吳柏源/蘋果日報

優選:林佑恩/報導者

【突發新聞類】

第一名:吳柏源/蘋果日報

第二名:韓海丹/自由攝影師

第三名:余志偉/報導者

優選:鄭清元/聯合報

【新聞人物類】

第一名:張新偉/中央通訊社

第二名:鄧淳/文化大學新聞系學生

第三名:余志偉/報導者

優選:吳翊寧/中央通訊社

【圖文特寫類】

 第一名:從缺

第二名:葉家豪/端傳媒

第三名:郭浩忠/端傳媒

優選:王緯濬/自由業

【藝術與娛樂新聞類】

 第一名:從缺

 第二名:從缺

第三名:吳柏源/蘋果日報

優選:余志偉/報導者

【體育新聞類】

 第一名:從缺

第二名:游智勝/蘋果日報

第三名:游智勝/蘋果日報

優選:韓海丹/自由攝影師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