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2E151】

今年921前夕,台東接連兩場規模6以上地震,嚇壞全台,更發生屋垮、橋斷等災情,一名民間專家和我們分享道,現在救援經驗、技術與設備都比23年前好太多,他們能透過空拍機繪製倒塌建築的3D圖,協助救難人員以最快速度把人救出來,記者嚴文廷說:「這是我們23年來的進步,但還有很多精進空間」。
921大地震發生23年了,台灣有哪些進步與不進步?這次地震專題報導,我們從兩個斷層帶現場開啟——
在花蓮七星潭旁,我們與一群地科、地質、大氣等領域科學家及各界專家相遇,以9個月時間記錄,他們在有限的經費與時間裡,對米崙斷層做的種種監測研究,希望這個世界級的光纖研究計畫,能幫助台灣更了解地底下的祕密,為未來防災提供新可能。
在高雄車瓜林斷層實地場勘時卻看見行政部門的「逃避現實」,2004年已知有斷層,卻一直到2022年才正式公布,而攸關防災的地質敏感調查尚未完成,新的開發案「橋頭科學園區」卻已通過。這反而讓晶圓大廠不敢進駐此地——面對斷層帶問題可以用建築工法解決,但不公開透明的官方資訊,反讓企業與民眾陷入「未知」風險。
地震是我們免不了的天災,但應保持警覺並做好防災準備。這集,你將聽見學者的熱血與憂心、受災戶後代故事,以及記者的個人觀察體悟。
節目最後,也將一一回答聽友們對於地震防災的種種問題:「如何與地震共存?」「台灣政府有什麼預防措施?」「我家在斷層帶上嗎?」「地震來了怎麼躲?」
(來賓/《報導者》資深記者嚴文廷、數據記者柯皓翔、攝影記者林彥廷;主持/楊惠君;製作團隊/藍婉甄、陳思樺、汪彥成)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