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傳真〉

林聰勝/猴模人樣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Fill 1

有時搞不清楚騎登山車是為了拍攝柴山獼猴,抑或為了拍猴而騎車,宛如雞與蛋一樣糾結無解。爬坡踩踏腳板,伴隨濃濃呼吸喘息聲,所為何事暗醮連連,偶見猴為人形,則不虛此行,一無所獲則悵然若失,自陷泥淖。

柴山單車訪猴路線有二:一為昔日水泥採礦區礦道,盡是上坡蜿蜒、路面顛簸難行,猴群不時伴行林間與小徑。二為沿山柏油道路,緩坡難度適中,猴影集中在西麓面海山坡,亦常散見沿路。

受限騎車,為減輕重量,僅攜帶簡易型相機,需靠縮短與被攝主體距離,解決焦段之不足。人進猴退,之間有一定距離,靜止等待再靠近,無法像街拍與人對話溝通。日復一日、沓來往返,以期降低陌生,默默守候。

途中資深山友為請益良師,了解猴性覓蹤可事半功倍。另一生態紀錄片工作者長期觀察,直指外來公猴,日前想方設法進入猴群欲取代里長伯(俗稱猴王)位置,打鬥不斷。靜照不易表現,全是動作片段,無法詮釋完整故事,難以比擬,見解宛如暮鼓晨鐘。

夜幕低垂,獼猴佈滿樹梢望向來往機車頭燈光束,發出「呼呼呼!」有氣無力遲疑聲響,直至滿山猴音大作,便知餵食人士到來。問到豈不怕違規罰款?他們不厭其煩闡述理由:「牠們沒得吃,很可憐」,說著說著便暫忘遭偷拍檢舉罰鍰怒氣,離去時表示「一天不來就感憋扭」。語畢,眼見個個囊頰飽滿猴群,打完牙祭結群返回山林。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