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王俊凱/要學矽谷,先丟掉硬體思維吧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近來新政府拋出「亞洲矽谷推動方案」,要在桃園三個地方大興土木蓋園區,想要複製矽谷,這個全球創業者的聖地(參考:蔡英文政府應即刻重新檢視與調整「亞洲矽谷」計劃)。我剛好有幸曾在矽谷工作也創業過,深入當地的創業生態系,6年前回到台灣,也開始在台灣創業,對於兩地的創業相當程度的瞭解,知道矽谷為什麼能成功,而台灣需要哪些因素,才能真的打造亞洲矽谷。

政府對亞洲矽谷的第一個政策是大興土木,但硬體建設跟矽谷成功,並沒有直接的關係,讓我們先來看一下矽谷新創公司一般會選擇哪些地點:

Fill 1
矽谷,創投,創業,資本,人才,創新
紅色圈起來為幾個新創的重點,藍色為矽谷著名創投KPCB、Sequoia、Andressen Horowitz的地點。(圖/王俊凱提供)

先從地理位置分析,為什麼新創公司大部分都會在這幾個城市?答案很簡單,因為史丹佛大學是整個創業的核心,所以新創選擇辦公室都以史丹佛大學為中心往北、往南發展,幾乎著名的創投都是座落在沙丘路(Sand Hill Rd.)附近區域,而創投的辦公室則是在這整個創業聚落的中心,因為矽谷的創投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他們喜歡找新創在他們開車約半小時可以到達的地點,所以辦公室選擇在280高速公路的交流道附近,往北到舊金山市區、往南到森尼威爾(Sunnyvale)都約半個小時車程。(我就曾接到一封創投拒絕我的信,那時候我已搬回台灣,而他們辦公室就是在沙丘路附近區域)

有了這個大概的概念,我們可以稍微看一下矽谷的新創辦公室大概都長什麼樣子:

Fill 1
矽谷,創投,創業,資本,人才,創新
矽谷的新創辦公室外觀。(王俊凱提供)

有沒有注意到幾乎都是不起眼的建築?

矽谷有8成以上的新創就是在這樣的辦公室孕育出來的,為了節省創業初期的開支,一間辦公室裡大概可以有5、6家新創公司,不少新創都只有一張辦公桌。用矽谷的新創辦公室來回應台灣政府的想像,就可以知道硬體建設真的完全不重要。

矽谷真正勝出的3個關鍵

說完硬體建設,我們來解釋一下矽谷為什麼成功?其實只有3個原因:優秀的人才、風險投資者(VC)、還有資本市場。

矽谷是圍繞著史丹佛大學往外發展的,這間特別的學校,優秀的不只是學生的素質或考試分數,而是幾乎每一位學生身上都可以發現一種創業精神(Entrepreneurship),很多人都有自信能做出改變世界的產品。

隨便跟這間學校的學生聊天都會聽到創業的構想;不只如此,在矽谷工作的人,我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跟朋友在附近的咖啡店裡聊天、談談幾間新創公司的產品、聊聊技術,當然也有自己的創業想法,在這種濃厚彼此鼓勵創業的氣氛薰陶下,其實大家都有勇氣去實現創業想法,甚至談投資也都是在咖啡店、餐廳內進行。

我10年前在史丹佛認識的朋友瑞富斯(Joshua Reeves),也是在學生時就積極參與新創,當年跟他聊天就覺得這位年輕人以後一定不得了,他創的第二家公司Gusto(改名前為Zenpayroll)就獲得4大知名企業Yammer、Box、Yelp和Dropbox投資,現在已經是一家10億美元以上的企業了。

除此之外,矽谷的人才是非常願意互相幫助的,大家都知道矽谷有一群知名的PayPal幫(PayPal Mafia),他們是從PayPal創業開始,之後陸續開枝散業,創造了LinkedIn、YouTube、甚至Tesla等公司,他們建立一個偌大的創業網絡,能快速尋找最好的工程師和資金,這樣強大的人脈網絡是矽谷創業成功的關鍵。

我大概有簡單的統計過,只要在矽谷待過一陣子,大概有7、8成的朋友都會創業,當年的朋友即使搬回自己的國家,也都會創立新的公司、當創投,幾位朋友的公司甚至已IPO上市了(像是韓國知名社群手機遊戲SundayToz的營運長就是我在矽谷的同事)。只要在矽谷待過感染上這種精神,幾乎一輩子都會想待在新創的生態系裡,因為這種「創造產品、改變人類生活」的使命感還有成就感,是上班族很難享受到的樂趣。

有了創業的人,沒有資本家的支持也沒辦法迅速的幫助公司成長。早期有KPCB、Sequoia等創投投資Amazon、 Yahoo、 Google,或Accel Investment投資了Facebook,只要有明顯的用戶數、營業額增加(Traction),這些創投都願意賭一把,為什麼呢?答案是數百倍到上萬倍的投資報酬率。

舉例來說,2004年天使投資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投資Facebook的時候,Facebook並沒有商業模式、沒有廣告,他卻願意賭50萬美金換取公司10.2%的股權(回推公司市值當時只值約500萬美金不到),Facebook在2012年上市後,當年的投資已讓提爾個人獲取超過10億美金的報酬(超過兩千倍)。這種豐厚的回報率,我想就是驅動更多創投敢繼續投入資金來幫助這些創業家,創造更多改變世界的公司。

最後講一下「資本市場」。

在美國因為非常鼓勵新創,所以即使公司成立一年多沒有獲利,也可以上市換取更多資金(好比Yahoo 1995年成立,1996年就公開發行,Amazon在曾1998年也發行過債券籌資);即使沒有公開發行,創投之間也會透過私底下網路的資金運作,讓公司能夠儘量避免破產或被收購,所以網路新創之間的併購也是非常盛行(像是近期的WhatsApp通訊軟體、Instagram都被Facebook收購),這些都是透過背後的投資人互相介紹牽線快速完成,即使是被收購的時候沒有明顯的商業模式,但都會在未來替收購的母公司創造新的價值(就像Instagram就變成Facebook投放的廣告平台之一)。

這就是活絡的美國資本市場得以吸引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到這裡尋求美國夢的原因,因為好馬也需伯樂,伯樂也需要好馬,人一輩子能工作的精華期也才20多年,當然要把時間投注在投資報酬率最高的地方。

支持年輕人嘗試的精神

分析完矽谷成功的因素,我們可以再回頭看一下政府的政策,我們會發現,亞洲矽谷跟機場、工廠的距離其實沒有太大關係,我們需要培養台灣的年輕人有創業精神。所以創業地點應該是要圍繞著台灣幾個大學聚落,像是台、成、清、交等大學,接近人才。除此之外,我們大家應該要用一種正面、鼓勵的態度來看待願意創業的人,即便是矽谷,創業失敗的機率也高達9成以上,大家要知道創業是需要練習的,即便是我的史丹佛朋友瑞富斯,也是從學生時期開始參與新創學習,10年後才得以打造出一間10億美金以上的獨角獸企業。

每一間創業公司,都會在創業的過程中轉型、尋求可以存活的商業模式,這個過程一般都會需要3-5年,所以我們能不能找到願意支持年輕人的創投、基金來打造亞洲矽谷,反而是更應該解決的問題。

台灣的創業者獲得矽谷/中國創投投資都非常、非常、非常困難,創投是非常重視Traction數字,文章一開始我們就有提到矽谷的創投只會投資他們半小時開車到的車程,波士頓、紐約等大城市其實也都有創投,但投資主要非常侷限於美國市場的。

一般而言,如果他們有亞洲辦公室,都會要台灣創業者去找他們的中國團隊,但因為台灣的市場較小,創投一般而言也會快速的看商業企劃(BP)、用交易數字來判斷創投要不要跟進,例如,在台灣網路新創公司也許有每個月上百萬的網站流量、App下載數不錯,但對比中國的可能他們每天就有上千萬流量、下載量,是非常難看上台灣團隊的。

所以我的變通方法是,透過私下的人脈,引進東協馬來西亞、香港的創投資金投資進來,投資台灣創業團隊,這也算是新創業者自己找出的路。但這還是因為我們本身具有國際經驗還有人脈,對於台灣本土出生的團隊,我們要怎麼用快速的方法幫助他們呢?

我們政府可以應該思考,如果希望打造亞洲矽谷,政府有沒有要自己出資投資新創團隊?我們能不能用最快的方法設立金融沙盒實驗區(Fintech Sandbox),讓金融新創團隊可以先不管法規限制,把產品做出來?我們有沒有可能透過政府的力量,引入矽谷的國際創投在台灣設立辦公室?好比仿效矽谷創投,在史丹佛大學聚落設立辦公室,也在重要大學旁就近成立辦公室,提供優惠、利基吸引他們投資台灣人才?

即使在‪台灣上市,投資人、法人在台灣的資本市場活耀程度並沒有美國、日本、新加坡好,這相當程度影響公司的整體價值還有募集到的資本;政府有沒有辦法建立起跟國外各大證交所、國外私募、創投定期交流聚會,讓台灣不錯的新創可以透過他們迅速募集到上市的資金標準,像日本的MOTHERS 交易所、美國Nasdaq、OTCBB等等,把國內新創送去國外上市,也可以藉由這樣的方法讓新創更有國際視野,開拓國外市場。

我回台6年,也發現台灣創業圈的亂象,像是台灣新創圈有非常多希望拿到政府資源的人,花了很多時間跟政府一起舉辦活動,問題是,沒有創業成功的人怎麼做加速器、創投、教大家創業?反而到處出書、演講,結果反而是這些人拿到政府的資金、資源,這就好像沒有打過NBA的人舉辦NBA訓練營,教大家怎麼進NBA,這的確諷刺。

如之前所說,創業者是需要長時間的學習、進步,不是說出書、演講不好,而是如果有成功創業經驗的人來做示範、教育,引入自己的人脈網路,這才是真正幫助台灣有可能成為亞洲矽谷的一些軟實力。

再回到矽谷經驗,矽谷能成功,靠的是人才濟濟、有經驗的創投(願意承擔風險、成功創業過、有資金投到這些創投機構裡)、還有好的資本市場,讓投資人以及創業者有出場機制(被併購、上市)。這些成功的因素沒有一個跟硬體、建築有關,所謂的物聯網(IoT)更不是製造可以連上網路的燈泡、門鎖、冰箱而已,而是應該要廣泛的鼓勵創業者往網路、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領域做新創,最後再來思考如何利用這些軟體技術改善我們既有的產業,例如將區塊鏈結合旅行、保險產業等等,因為這些商業模式可以快速地複製到其他市場,迅速把2千萬的人口複製到幾億的市場。

台灣四面環海,所以我們更應該胸懷四海,而不是只把眼光放在中國,更應該勇於嘗試日本、歐洲、東協、美國市場等等,鼓勵年輕人勇敢闖出去,教育大家擁抱失敗、學習從失敗中爬起來。

矽谷對於所有的創業者來說,是由創業精神、人脈網路、資本市場等等因素組合起來的,我們很歡迎政府鼓勵新創,打造亞洲矽谷,但絕對不是由蓋樓這樣傳統的思維開始的。只要有心,到處都可以是矽谷,但真的需要5-10年長期的長期投資才有可能成真;亞洲矽谷的政策不應該只是為了選票,而是為了我們台灣年輕人的未來而努力,培養大家有能夠與國際競爭、接軌的能力。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