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足 PK 國族【下半場】

評論

曾文誠/WBC棒球賽與FIFA世足賽的距離有多遠?
2009年在日本東京舉辦的世界經典棒球賽。(AFP Photo / Kazuhiro Nogi)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前往專題

每4年,在支持棒球運動比例最高的台灣,也總會跟著全世界瘋一次世界盃足球賽(FIFA World Cup)。很多棒球迷心底都有個問號,2008年後「被退出」奧運的棒球,儘管2020年重回東京奧運,有沒有一天,棒球也可以不必看國際奧會臉色,成為全世界都瘋狂的運動賽事?WBC世界棒球經典賽為什麼做不到?

「怎麼會輸給以色列這個爛隊?」

2017年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 WBC),當中華隊以7比15輸給以色列隊時,可說是全國譁然。雖然,前一天以色列隊就以2比1擊敗地主韓國的職棒全明星隊,或許有人認為是韓國不小心栽了跟斗,沒想到中華隊也步上後塵,這對多數只看國際賽的球迷是無法接受的事實。所以接下來的疑問是:「以色列隊」是從何而來?為何之前沒聽過?

事實上雖名為「以色列」,但翻開名單,卻發現只有一位球員來自該國,剩下的都­是來自美國小聯盟的選手,從1A到3A都有,還有打過大聯盟的,像艾克.戴維斯(IKe Davis)、山姆.富爾德(Sam Fuld)。雖然感覺像雜牌軍,但把他們視為美國隊二軍、三軍應也不為過。如果以這個角度來看,那麼以色列隊絕不是爛隊,台、韓都輸給他們也就不那麼意外。

那怎麼會有明明是美國小聯盟球員,卻穿上以色列國家隊服的事呢?這還得從 WBC成立說起。

WBC放寬規範,選手易於流動各國家隊

棒球於2005年7月被國際奧會排除在2012年倫敦奧運的正式項目後,美國職棒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 MLB)邀請包括台灣在內的各國代表,以及國際棒球總會在底特律開會,確定了這項國際賽事,在隔年的2006年3月舉行,並定名為「世界棒球經典賽(World Baseball Classic)」。且在2009年之後,改為每4年一次。

雖然嘴巴不說,但主辦的美國大聯盟企圖藉由每4年一次的賽會,營造大聯盟球星回國參加各國家隊,熱熱鬧鬧開打的景況,能像令世人瘋狂的世足賽般,對未來棒球發展有所助益。

除了有號召力的大聯盟球星之外,為了擴大參與,能讓更多國家組隊報名,對於參賽球員的資格也從寬認定──簡單一句話,只要有血緣關係,本身有意願參加的,主辦單位都不反對,尤其對所謂棒球發展落後國家更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2013年WBC資格賽泰國代表隊會見到陣中有大球星強尼.戴蒙(Johnny Damon),母親為泰國人的他是完全符合條件的,事實上美國籍的他也打過第一屆賽事;若以血緣來看,他還能打愛爾蘭及克羅埃西亞,只是這兩國都沒參賽就是了。

同樣的例子,在美國大聯盟征戰多年的陳用彩,如果他有意願的話,可以代表台灣、中國及巴拿馬在WBC場上投球。

所以再回過頭來看以色列隊,美國既有強大的猶太族群,要找人去打以色列隊也就不會是太困難的事。而在組隊的過程中,一度傳出釀酒人的超級巨星萊恩・布勞恩(Ryan Braun)也有意打以色列隊,引起很大的話題。

這支名為「以色列」實為美國職棒小聯盟的混合軍,就這麼一路從前一年的資格賽打起,而且愈打愈好,最後在韓國分組賽脫穎而出,一舉打進東京巨蛋的第二階段賽事。

從以色列隊,以及過去棒球風氣遠遜足球、但連兩屆打入WBC的巴西等國的參賽來看,若視為WBC能擴大全球參與棒球運動或提高能見度而言,也許我們可當做某種程度的成功;但若說和世足賽相比,則有相當、相當大的差距要努力。

美國球隊和球員為何不捧場

最大的差距在於,並非所有大聯盟球星都有意願投入賽會。最明顯的是美國隊,歷來派出的代表隊名單,星光度不能說黯淡,但離閃亮還頗遙遠。儘管主辦單位就是美國職棒大聯盟,他們也希望藉由一線球星的加入,打響比賽熱度,不論對票房、招商都有正面助益。

因此,在不影響正規例行賽的情況下安排在3月,也就是差不多每年春訓的時間進行,並且對每一輪投­手用球量加以限制,以避免選手受傷,這些想法無非都是希望大球星能點頭同意。

即便如此,明星級球員,尤其是美國本土的選手依舊意興闌珊。深究其原因應在於:

  1. 美國大聯盟没有國際足總(FIFA)來得「強勢」:只要國家隊徵召,球員及球會若拒絕,FIFA會祭出禁賽等處罰。
  2. 受傷的疑慮:WBC安排在例行賽前,若因參加比賽而受傷,等於直接影響整年出賽機會。
  3. 從WBC第二屆開始有愈來愈多的數據討論,不論是投手或野手,若把身心備戰狀況提早調整到2、3月,是很不利於接下來全年度正式職業賽的表現。
  4. 參加這樣的比賽,除了空洞的「愛國­心」之外,對現實的名利完全沒有幫助。

然而,相對於美國球員,拉美地區的WBC代表隊,不論是哪一個國家,幾乎就是該國的全明星球員。但前述問題主要是美國本土球員所擔心的,難道這些拉美球員都不存在?

是存在,但我們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點:對這些16、7歲就離鄉背井去挑戰美國大聯盟的拉美球員,一直沒什麼機會穿上國家隊的戰袍,所以WBC成了他們能貢獻球技,回報祖國球迷的最佳方式。這就是紅雀隊明星捕手Yadier Molina,從首屆就連連參與到現在的原因,甚至上一屆的波多黎各隊在他帶領下,差點拿下冠軍頭銜。

但即便有拉美選手的熱烈捧場,和世足賽相比,依然難以相抗衡。而近幾屆日韓旅美球員徵召不順,更使得觀賽星度再往下探,甚至還有要不要續辦的聲浪。這在在說明WBC要和世足賽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