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米果/WBC以及我的球迷退化之路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幾天前結束了波多黎各與美國的WBC冠軍之戰,只不過是2017早春三月的短期賽事,我卻開始有了思念的情緒,所謂的「WBC Loss」。

說來好笑,這種失落感的治癒,其實睡一覺醒來好像就沒事了。只要放感情去追幾場甲子園高校野球,或職棒球季例行賽的某幾場,或真的是喜愛的球員與支持的球隊面臨記錄的幾場關鍵賽事,或者聯盟冠軍戰,如日本一
日本職棒冠軍戰
和MLB的世界大賽等等,偶爾還有像世界盃、洲際盃、亞運奧運、Premium十二強、或各級學生棒球賽⋯⋯因為投入時間與關注的熱度,往往在輸贏底定之後,不管是贏球的開心和輸球的遺憾,最後都會在自己內心達成和解。所以睡一覺醒來,就算不是海闊天空那麼偉大,也都把體內的萬般情緒放回各自的抽屜,然後,日子繼續過下去。

就熱血球迷的定義來說,我確實漸漸失格了。

以前會買票進場看三、四個小時的球賽,下雨就穿雨衣,天冷颳風就拚命流鼻涕,連續三屆WBC追到東京巨蛋,加油棒當然要買,加油口號倒背如流,季後賽和國際賽搶票很積極⋯⋯那個階段的情緒很濃,支持的球隊贏球就覺得人生困境有什麼好煩惱的,一旦輸球就落寞到工作也不想理會了。那幾年的體力也夠好,半夜醒來看王建民先發可以一路挺到天亮不會打瞌睡,紐約洋基的一到九棒如數家珍,先發中繼收尾的投手熟到好像老朋友。在部落格還是「國民寫作」的前臉書前LINE時代,竟然有力氣也肯花時間每場賽後都寫一篇感想文,幾乎寫了誠泰COBRAS的一部斷代史。

這幾年幾乎沒辦法了,就算勉強半夜爬起來看陳偉殷先發,還沒等到他換下來就已經睡到天荒地老了。對於例行賽買票進場看球也逐漸流失動機跟體力,看球賽轉播也會挑主播球評人選,對於加油大聲公的分貝也很介意。已經沒辦法寫出熱情的賽後感想文,對於輸球的遺憾不會快速轉換成傷心或抱怨酸文,反而藏進心裡的小甕,加點鹽巴,期待日久入味好拿來對照人生酸甜滋味。

我越來越喜歡在球賽之中,讀取那些悲傷或溫暖或不被擊倒與永不放棄的人生密碼,在球迷的規格上,我可能已經喪失快速直球對決的能力,比較在意尾勁或進壘角度,或想辦法以犀利的眼神嚇跑打者。如果球迷也有實力分級的話,我應該早就離開先發陣容,默默退到休息室角落,靠近飲料桶的地方,即使剛走進休息室的鈴木一朗從身旁經過,也不會顯露激動的一絲一毫情緒,而是默默地⋯⋯就讓他走過去。

譬如剛剛結束的WBC冠軍戰,原本期待波多黎各的金髮部隊能夠扳倒美國隊,可是美國隊一路領先的過程裡,我內心也只是浮現「棒球果然是無法預期的啊」……類似這樣的感想。

如果在國際賽事遇到所謂的「死對頭」,已經沒辦法爽快地像以前一樣罵什麼死泡菜,或對上荷蘭發現球迷高舉鄭成功畫像就很high,反而看到中國隊捕手王偉被球K到時,瞬間有種「王偉也已經四屆WBC元老了啊」,或看到韓國隊投手林昌勇登板時,會同時想起李承燁。自己好像漸漸進入那種「從棒球賽緬懷人生記憶」的階段了,以前熟悉的球員,現在陸續成為教練團,而那些新人的臉孔與名字,漸漸也變得難以熟記。

我終於可以體會十幾年前在球場看球時,那些坐在本壘後方或遠離加油團大聲公的老球皮心情,既不揮舞加油棒也很少激動吶喊,而是以「萬般皆人生」的神情注視著場內,好像注視著文字深奧意思深邃的厚本哲學書,我現在如果還有力氣去球場看球,大概也是那種超級淡定卻內心萬千惆悵的老人模樣了。

我也已經進入那種看著一個play或某些球員的表情或互動,就潸然淚下的愛哭鬼模式。

那些擰得出人生滋味的球場故事,無關輸贏,但俯拾皆深邃潤喉。也因此看著WBC冠軍戰來到最後,美國隊忙著慶賀的那時,波多黎各全隊圍成一圈,總教練激動說著什麼,捕手Yadier Molina 緩緩拭淚,那時我多麼希望兩隊可以在球場擁抱,而他們真的擁抱了啊……我一個人在電視鏡頭前方落淚時,心裡想著,像我這樣時而冷靜又不時脆弱的球迷,到底是怎麼了?連日本隊輸球之後,那些球員靠著休息室欄杆,仰著頭,努力不讓眼淚掉下來的畫面,都讓我體悟到輸球也不盡然是壞事,遺憾往往寫成美好的回憶,雖然這樣講真的很不爭氣。

我不是走在進擊的球迷之路,而是緩緩退化,慢慢沈澱,沈澱出人生醍醐味了。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