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現場 X 一本書店】

Miru/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但你如何成為你自己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
卡里.紀伯倫(Kahlil Gibran)

那你自己呢,你如何成為你自己,你生命自身的渴望是什麼。 因為一部戲劇,不忍去苛責母親的角色;因為後面是大環境和父親的角色,使母親壓迫著孩子。如果不去思考背後的成因,事情又落入「母親」角色被撻伐施壓的循環。

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每個人都是個需要學習的人,如果父母沒有看到自己仍是個學習者,就會把眼光落在孩子身上,緊盯著孩子的成長。但親子關係就像種一起往前的關係,學習的動力是彼此都相對貢獻出來的。

所以我們不談教養,讓我們談談自己吧。唯有理解自己,彼此的人生關係才有更好的可能。談任何教養之前,為自己投注更多學習,是一個長遠的課題;當你在學習之時,孩子自然地看到「你為自己學習」,他會自然而然知道「為自己學習」這件事多麼重要。

當一個孩子長到青少年時期,身為母親的我,面對他有著很多害怕,那個害怕我很清楚是來自我自己的,因為回首自己的青少年,真不敢告訴他,你的媽媽是如何的叛逆。想到我父母無法理解也感到痛苦的部分,我不知道自己可以怎麼面對這件事。

但真正邁入了,為自己思考了越多,就越平鋪而來自然的踏上去。這件事變得不再有任何害怕,因為實現自己跟孩子的自我實現,是人生同軸並進的時間點。 我們要迎來的「叛逆期」其實不是叛逆,是能量要噴出來的狀態;因為身體熟成了、腦部要邁開成長,這些快速的變化賦予孩子知道他將成為一個大人,他為自己規畫想實現的事,也為自己努力裝備可以實現的能力。

人類因為有青春年紀的「叛逆期」帶給世世代代革新的力量,促使著時代在進化。

孩子長大的力量很大,身為父母不能阻擋在他的前面,指使他這樣做會比較好;長大的力量太大,擋在前面只會讓自己受傷。孩子長大的速度很快,我們得趕上跟他一起成長,不然孩子會遠遠拋棄什麼都不想去懂的父母。

我想站在青少年的兩側是一個蠻不錯的位置,他的快跟力量會拉著父母再次成長,體驗那股乘風疾走的速度。如果我能搭上順風車,這股力量正是帶著中年父母再次成長的力量。人生不也是遇到卡關了,要在中年轉方向,需要比年輕時更大的勇氣,每個人都害怕「沒有錢」,但是更珍貴的是擁有實現的浪漫。「叛逆期」的孩子,充滿實現的浪漫,如果有那就是生命帶給你的一道光。

你是你自己,如何成為你自己;實現自己是除卻養兒育女任務之後,最值得投注的標的。如果奉獻太多人生給工作賺錢養家,那麼來試著成為你自己。

如果看清楚,就會發現青春的孩子是帶領父母追尋實現自我的一個開啟機會,一起突破人生。 當孩子長大時,我們的閱讀量跟不上孩子的需要,但身在領略過前方的我們,只能跟他討論,由他自己去追尋要認識的世界。孩子的開啟,也帶給自己另一段啟程的閱讀。我們看到當初自己深受感動的世界,開始可以呈現在孩子面前,他可以跟我們討論這些世界上厲害的東西。這是以前牙牙學語時多麼渴望的未來景像,然後他就長大跟上來了,能跟孩子平等共桌討論這個世界是父母的道義,不是任性的、自尊的展示老子有多厲害。 每個孩子都像自己,從孩子身上也清楚看到自己的弱點、先天不足的地方,藉著這樣的親眼看見,我想自己的人生有很多進階的機會。孩子也跟你一樣,只是他也來自另一半的基因,對映或是一點點互補,都會讓他有條件跟你是不同的發展。我們與孩子不同的是「智慧」,「智慧」不單單是用知識所構築,還包含了退讓自己讓這個世界前進的眼光。 在社會的權勢裡有太多以位階、資深守舊、固著勢力去阻擋社會年輕能量發展的例子。責怪年輕世代的擔當,責怪年輕世代的軟弱,一部份也是阻擋了他們的實現,在把責任丟給年輕世代之前,自身的眼光放在那裡,是緊盯著孩子還是面對自己的精進。 如果我們不試著實現自己,又怎麼能帶領孩子看到實現自己的可能性。

當父母的都很愛說「放手」這個詞,但實際上是為什麼要緊握著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終其一生最需要的是愛自己,做一個愛自己的自私父母,似乎更能因此愛孩子、理解他對自己個體的尊重。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你愛自己嗎?你總是把自己的食物分給孩子吃。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你愛孩子嗎?你總是不考慮孩子的人身隱私權,把孩子的照片貼上網。

每個人都是自己,人與人的界限是尊重、是愛,也是權利、平等,不管彼此的關係如何,都不能以愛之名去越過界線。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