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得獎紀錄:成立一年,土地調查與性別平權專題報導獲獎項肯定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卓越新聞獎
本屆獲獎作品
以下為時任《報導者》總編輯何榮幸
現為「報導者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獲獎感言:

《報導者》去年(2015)底才上線,很感謝各位評審,讓我們第一次報名就入圍,第一次入圍就得獎。今年入圍調查報導獎的其他作品都很優秀,這也顯示台灣新聞界過去一年的努力成果。

《報導者》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非營利媒體,得獎對我們是很大的肯定。感謝報導者基金會翁秀琪董事長和所有董監事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童子賢先生等所有捐款者對我們的無條件支持,讓《報導者》可以專心做好調查報導,努力揭發權勢者想要掩蓋的真相。

回到得獎作品「看見高雄土地傷痕」,高雄長期承受來自石化業、鋼鐵業的摧殘,石化業污染讓高雄難以看見明天,鋼鐵業廢棄物違法棄置則讓高雄土地走向死亡,因此《報導者》的「台灣污染土地大調查」第一、二站就以高雄楠梓、旗山地區做為調查重點。

《報導者》同事和特記記者陳宜樺深入探討五輕關廠議題,並且以多媒體作品呈現旗山爐碴棄置亂象。鄭涵文、陳貞樺等年輕同事努力以新的說故事方式,加上《報導者》工程師、設計師、攝影、社群編輯等團隊合作與多媒體協作,讓外界了解高雄飽受石化業、鋼鐵業污染的現況。

希望得獎能促成這項議題被外界清楚看見,從中央政府到高雄市政府,一起深刻探討石化業的未來?以及如何做好鋼鐵業廢棄物處理?這是此項議題獲獎的最大意義。

感謝地球公民基金會、台南社大黃煥彰、晁瑞光等老師的長期努力,讓我們在這些基礎上進行更多調查報導。《報導者》將持續推出各項深度報導與調查報導,努力走更長遠的路。

平冤新聞獎
本屆獲獎報導

以下轉自台灣冤獄平反協會Medium

首度辦理平冤年度新聞獎,適逢阿澤2016年開始再審,走出台中看守所。在眾多相關報導之中,《報導者》的王立柔與林佑恩沒把鄭性澤案停在看守所開門的那天,而將其完整寫成一系列的鄭性澤專題報導。這系列的報導資料收集完整、案件交代清晰,透過多篇從不同角度切入的報導以及極具感染力但卻未過度渲染的文字,婉婉道出鄭性澤這十餘年來所面臨的茫然、不安,以及他的故事所反映出的司法制度缺陷。

酷摩沙獎
本屆獲獎作品

酷兒新聞報導獎

由台灣國際酷兒影展創立的「酷摩沙獎」(QueermosaAwards),是台灣首個以鼓勵LGBT權益與發展為主題的大型獎項。《報導者》系列專題《走入同志家庭》獲本屆「酷兒新聞報導獎」。代表領獎的記者葉瑜娟表示:「我們想要破除一些迷思,有蠻多人會覺得同志家庭養小孩是對小孩不好的事情,可是在採訪過程中,我們會覺得其實完完全全沒有影響,而且甚至會更好,因為所有同志伴侶都會比異性戀伴侶更仔細的思考要怎麼教育小孩,跟要不要有小孩。」

獲獎記者葉瑜娟獲獎後接受採訪。
台灣新聞攝影大賽
本屆獲獎作品

系列照片類

  • 優選:台東童工/林佑恩

肖像類

  • 第二名:余志偉
  • 優選:林佑恩

「2016台灣新聞攝影大賽」本屆參賽者共59人、953張作品,得獎作品共61張。此攝影大賽由台灣新聞攝影研究會舉辦,今年為第10年舉辦。

完整得獎名單請由此閱讀

肖像類第二名為《報導者》余志偉拍攝舉牌人工作。
肖像類第二名為《報導者》余志偉拍攝舉牌人工作。
索引
卓越新聞獎
平冤新聞獎
酷摩沙獎
台灣新聞攝影大賽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