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挺過的第三勢力

郝明義:大家有決心打更長的戰爭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他們跟我講,這次的戰役只是起點,無論戰果如何,大家都有決心要打接下來更長的戰爭。」此次大選極力為時代力量和綠社盟輔選的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這麼說。他樂觀地認為,這些新興第三勢力年輕候選人無論當選與否,都會持續在各自崗位上繼續奮鬥。 

選前1月12日傍晚,我們走進新店區綠社盟立委候選人曾柏瑜競選總部,那是小巷弄中的一家不起眼民宅,4、5名青年志工在堆滿紙箱雜物的狹小客廳忙碌。郝明義推著輪椅進入總部,等待稍晚陪同曾柏瑜到捷運站進行街頭宣講。 

為了拉抬第三勢力,郝明義在選前逐一訪談了時代力量與綠社盟每一位立委候選人,選戰後期甚至主動到曾柏瑜總部擔任志工。

為什麼選擇幫曾柏瑜?「兩個原因!一是我就住新店,這是我的選區;第二是我支持年輕力量進國會,她才24歲,是最年輕的(候選人),如果柏瑜能進去,那就代表了所有年輕力量。」郝明義解釋道。 「曾柏瑜總部這麼陽春,你的觀察感受如何?」我們詢問後,他推了推顯眼的紅色鏡框說,「總部很有象徵性意義,出去一步之遙就到了大馬路上、主流上,但出不去就一直被壓在巷子裡,這就是整體小黨的處境。」 

經濟至上發展主義不再可行

此次選舉小黨林立,郝明義只協助時代力量與綠社盟,是因「過去許多曾壯大的小黨,無論新黨、台聯等往往都是政治意識先行;而時代力量和綠社盟則是先主張某些價值觀、生活觀,再形成政黨、提出政策」。他認為,台灣兩大黨除了在國家定位上有明顯立場差別,卻都是經濟至上的發展主義,如今台灣面臨階級之爭,「這個糾結再不打開,台灣就會陷入癱瘓。」 

不過,外界對於時代力量和綠社盟能不能成為真正的第三勢力,始終充滿問號。時代力量一開始就擺明了與民進黨合作,而綠社盟起初刻意切割民進黨,最終仍發生范雲與小英做便當、公開挺小英等動作。針對范雲公開挺小英一事,郝明義說「意外!」認為她這一步似乎跨得太大,超乎自己預期。 

但郝明義也說,「政治本身就是在理想和現實間掙扎的過程,分寸怎麼拿捏,那個就叫art,是講不出來的!」要正好現實到讓他們能取得資源,又讓人感覺到他們沒有失去理想。 

郝明義說,時代力量與綠社盟分別選擇偏向現實、理想色彩較濃的不同路線,後續各自有了調整,「他們剛在學習走路,難免會摔跤嘛!很難指望他們在這樣艱困的起步階段,所有身段都很漂亮,應多給他們空間。」同時,這過程也正好讓整個社會觀察、學習,大家應該先檢討,為什麼政治環境讓小黨產生這麼大壓力,以致成長過程中出現這些破綻和棘手狀況? 

如今時代力量正式進軍國會,郝明義樂觀認為,時力成員非常有各自想法主張,先不用這麼快擔心他們成為民進黨附庸、無法發揮制衡作用,應先給他們一個機會,再觀察其未來發展,萬一腐化,「我們再找第四力量、第五力量!永遠要監督他們。」

不要怕政治的髒、政治的標籤

郝明義期許,時代力量接下來進入國會能夠著力於制度改革,包括大家都談論的立法院黨團協商制度,以及憲政改革,無論是總統制或內閣制,「我相信這些東西都是這次就任之後馬上會攤到面前來的,大家迴避不了。」 

而對鎩羽而歸的綠社盟,郝明義說,這可能表示我們的社會還有些東西沒調整好;此外,綠社盟仍有許多加強、調整空間,尤其在選舉技巧、方法上,包括網路運用方面,應該還能夠比這次更有力量,「現實,是一定需要現實。」 

整體回顧這次小黨參選過程,「我是覺得對台灣的未來很有希望!」郝明義舉例說,時代力量的不分區立委候選人林依瑩讓他知道,高齡社會中的老人是有能力的消費者,能創造新內需市場、新的軟實力;而非社會問題。 

令郝明義非常感動的是,時代力量和綠社盟當中有大量過去從事社運者,如今意識到社運侷限,決心投入體制內改變政治,「他們說『不要怕政治的髒、政治的標籤』,他們已經有心理準備。」 

郝明義認為,這次選舉結果顯示的趨勢和意義,基本上與他事前預期吻合,惟有綠社盟沒過5%讓他感到意外和遺憾,「但曾柏瑜24歲第一次參選,能有12%多的得票率,其實很不錯!給她加油!」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