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有許多開發單位為了通過環評審查,無所不用其極;受開發單位委託的顧問公司也常為業者擦脂抹粉,背離初衷。環評制度30年,如何更客觀獨立審查開發案,成為各方檢討重點。
風景秀麗的屏東獅子國中,鄰近的空品測站顯示空氣品質全年多介於良好到健康等級,但校內師生卻長期受瀝青廠令人頭暈噁心的惡臭所苦,住宿師生形容「睡覺都聞得到」。為何空品監測難反映汙染現實?瀝青異味空汙有解嗎?
過去5年來、約有2,000處固定汙染源違反《空汙法》遭裁罰,記者進一步套疊校園座標發現,全台有172座國中小與違規工廠距離不到500公尺,其中更有28所學校周邊就有2間以上的違規工廠,成為校園空氣品質的不定時炸彈。
全台28間國中小附近有2間以上的工廠空汙違規紀錄,記者實際走訪桃園樹林與高雄竹後國小,緊鄰工業區的兩所校園周邊不是書局、安親班,而是工廠、儲槽,還有大卡車來來往往,校園一年四季瀰漫異味,有能力的家庭都搬走、跨區就讀,剩下沒有選擇的弱勢學童⋯⋯
近年犬貓以外的特殊寵物蔚為風潮,蟒蛇、鱷魚、狐獴都有人飼養。農業部以動物福利、公共安全等考量,提出擬禁養955種特殊寵物,引發飼主團體連署反對。有學者提議應以風險分級方式管理,實務上要怎麼做?有哪些困難?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