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一樁兇殺案的發展,《華燈初上》呈現人與人之間從互相扶持的情誼,日後慢慢變調的酸苦、疑惑、怨懟和修復,也顯露出真實世界中法律事件所牽扯的人情糾葛,像是羅雨儂入獄,就反映出男人經商失敗、女人身陷囹圄的時代悲歌⋯⋯。
凡走過必留下足跡的網路世代,有沒有一個制度可以讓移除網路上的紀錄或搜尋結果,保障人們擁有隱私的權利?「被遺忘權」就是一個概念在我國行之有年的概念,它和大眾「知的權利」如何權衡,充滿許多司法實務上的辯證。
以英雄片做底,《尚氣與十環傳奇》講述了創傷如何影響人情感的連結、自我價值,唯有知道自己受了傷,才有可能處理治癒的家庭故事。這套被稱為「創傷知情」的系統,如今也大量運用在司法實務上。
《火神的眼淚》讓觀眾直接轉換成消防員的視角,一探其專業、職責和生活。震撼的結局,也提醒人人應起而以行動支持制度面的改革,才是當務之急,不然只是重複悲傷情緒的無限迴旋。
父親病倒前積欠的大筆債務,讓暴力討債的流氓跟照顧父親的孝順女有了交集⋯⋯。法官解析國片《當男人戀愛時》中的債務關係與法律問題,原來如果沒有男主角那一紙「債務承擔契約」,女主角其實不必父債子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