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就職演說對全民做出「更健康、受到更好照顧」的承諾。作者認為,此時正是以家戶總所得取代因職業、所得來源實質健保費率不一的不公,落實陳時中部長提倡過的「正宗」二代健保改革時機。
因武漢肺炎疫情蔓延,社會出現健保納保與保費討論聲量,更有立委提出「黃安條款」。究竟現行健保有哪些爭議,我們該如何修法,才能讓全民健保大傘公平保護國人?
「你們殺的人沒有比我哥少!」這指的其實不僅是媒體,更是「我們」和「我們的社會」。當每一個人成為「願意看見並理解他人的不一樣」的人,擴展「善」的力量,社會才能真正去除疾病之惡。
再生醫療將成台灣產業新亮點?醫藥技術可行,不代表著社會倫理同樣可行。這是目前對《再生醫療條例》草案最大的質疑。
台灣117萬的身心障礙者中,約7成都是後天因素導致,尤其是中年後更多;現行法規中不讓身心障礙者投保的規定,是道德還是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