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盤查問題在《警職法》訂立後,仍糾結台灣社會20年。除了員警應增強法治觀念外,尚仰賴民間社會的權利意識跟上,法院也應更積極認定不當盤查,才有可能從根本杜絕公權力慣性地跨越界線。
遇到員警要求出示證件、拒絕盤查卻被帶回派出所⋯⋯立法20年的《警職法》,為何無法有效遏止「有疑慮盤查」常態出現?當員警坦言績效壓力是違法盤查的原因,有可能從制度上減少不當盤查嗎?
因緣際會來到台灣成為外語教師,香港人黃弘川在新竹北埔一待就是7年,透過自學攝影認識地方,也認識自己,《Hakka Sonata》不只是鄉土紀實,更是一個異鄉人與北埔土地最私密的情感連結⋯⋯
解嚴前後的80年代是社運的新時代,也是生猛的藝術能量,在意識形態與認同的混沌間迸發的時代。走過狂飆的80年代,年過70仍堅持在邊緣做小劇場、始終以質問姿態追尋自由的王墨林,如何看待「體制外」成為主流的今天?
大疫閉鎖後的開放流通,人們正重新調整步伐適應更新的運轉節奏;烏克蘭仍在戰火和奮鬥之中,東邊鏡像的台灣被不斷示警,島上日常內外增壓⋯⋯我們仍要閱讀和傳頌土地上的事,用文字、口說、圖像載明,給未來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