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3EP12】
火線上的求生指南:從緊急止血、防監聽到跟綁匪談判,調查記者怎麼在風險中做新聞?

今天(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去年全球有86名記者及媒體工作者遇害,凸顯在許多地方調查真相、製作報導和出版,一直都是高風險的挑戰。
當一名記者前往高衝突地區採訪,到底要如何做準備?去年接連前往烏克蘭、南美洲等地進行衝突採訪的獨立記者陳映妤告訴我們,即便會辨識武器、穿戴頭盔及防彈背心,但危機真的發生時,「會害怕是正常的,所以要不斷訓練加快身體反應。」對於許多國際媒體機構來說,透過定期的課程,把危機處理記憶變成「膝反射」,是記者安全執行採訪任務的一項基礎訓練。
有許多調查報導經驗的《報導者》記者楊智強則提醒,不只人身安全,資訊安全也同樣重要;做好資安控管,才能避免自己或消息來源陷入危險。此外,當記者真的被綁架,又要怎樣辨別情況,甚至學著和歹徒互動,讓自己能夠全身而退?
在人生地不熟的地區採訪,要考慮各種風險情境並讓新聞工作者學習,畢竟身心健康、人身安全永遠都是記者持續「追查真相」的關鍵;這項重要的訓練直到近年才逐漸在台灣受到討論和重視,在這集,聽映妤和智強分享他們學到的「記者生存指南」。
(來賓|《報導者》記者楊智強、特約記者陳映妤;製作團隊|李雪莉、藍婉甄、汪彥成)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