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2E6】

黃金籠裡的台灣特助:在菲國替老闆洗錢、置產、叫小姐,線上博弈產業如何影響台灣青年就業?
(攝影/蘇威銘)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頂大經濟系學生何光(化名)畢業後,深深受台灣低薪環境困擾。在一則徵人啟事吸引下,他南漂到菲律賓擔任「博弈特助」。新鮮人薪水就5、6萬起跳,何光交出了他的護照給公司「統一管理」,老闆常叫他去賭場100萬、200萬地拿生活費,逼他交出賬戶當洗錢人頭,半年後,他終於驚覺「不能再繼續做了」,逃回台灣⋯⋯

何光的經驗,和許多台灣年輕人相同。目前在菲律賓,最少也有20萬外國人南漂「吃菠菜」——從事博彩行業。成為特助的他們,平常的工作就是幫老闆洗錢、置產、甚至張羅性需求;以內湖「博弈一條街」為首,台灣也有3萬年輕人投身這個產業,他們大多被以工程師、文字客服、設計等名義招攬,進公司後才發現薪資單上的公司名字3個月一變、辦公室裡沒有任何一張紙,一有檢警調查,公司立即斷電、銷毀雲端資料。

為什麼公司要這樣「搞神秘」?「1.5倍高薪」背後,難道真的沒有代價嗎?

這一集,透過橫跨台灣、菲律賓的跨國調查,《報導者》記者孔德廉和李雪莉,要談談「吃菠菜」的代價——有人經歷被人資註記、難以進入別的行業;有人被逮捕;在菲律賓極不透明的博弈公司內,甚至有人因為洩密被電擊棒刑求⋯⋯

(來賓|《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報導者》記者孔德廉;主持|劉致昕;製作團隊|藍婉甄、洪琴宣)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深度求真 眾聲同行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今年是《報導者》成立十週年,請支持我們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度過下一個十年的挑戰。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我們十歲了!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

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我們十歲了!

謝謝你關注《報導者》,自2015年9月,我們靠社會大眾的贊助走到了今天。邀請你點進十週年線上策展,了解我們如何和讀者一起走過這10年。

報導者的十年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報導者十歲了!
報導者十歲了!

看見改變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即時追蹤最新報導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