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開放專題_(攝影/謝佩穎)

山林開放後,我們與動物的距離

2020.1.23 最後更新
2018年嘉明湖山區10天內傳出4起黑熊侵入山屋尋找人類廚餘;雪山「紅寶石」酒紅朱雀竟然被登山客剩菜剩飯「餵食」到體內膽固醇、尿酸都超高。瀕臨絕種的冰河孓遺生物山椒魚棲地一再被破壞,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一度把新建的畢祿山屋預定地設在山椒魚的「家」。 行政院2019年以「向山致敬」為題,宣布山林解禁,林務局開放轄下81條林道,各個國家公園也陸續取消禁山管制,未來4年預計花7億元整建山屋和步道。鬆綁戒嚴時期不合理的封山制度值得肯定,卻少了設想到真正「高山住民」—野生動物,可能被登山行為擴大騷動、干擾的問題,山林解禁的「開放山林」、「資訊透明」、「便民服務」、「教育普及」及「明確責任」5大面向,欠缺科學監測、生態評估、源頭管理和研究追蹤。 人類的活動改變了野生動物的行為、影響牠們的健康,更不要說,還可能增加了人畜共通的新興疾病傳播的危機。開放山林之餘,我們是否做好準備,拿捏好人與動物的距離?
監製|楊惠君
記者|林慧貞
封面攝影|謝佩穎
攝影|謝佩穎、余志偉
編輯|洪琴宣、張詩芸、許佳琦
設計|黃禹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