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Search搜尋

網路聲量=實際選票?24張圖解密六都市長的網路聲量戰爭

陳貞樺吳柏緯林雨佑設計 林珍娜黃禹禛工程 余崇任李法賢
編輯 張詩芸 陳思樺 莊璧綺 監製 何榮幸
2018 網路聲量主圖

社群媒體發展快速的年代,選戰也得跟上時代,不只要打陸戰,還得要比網路空戰。

《報導者》與網路聲量觀測公司 OpView 社群口碑資料庫合作,用數據解析選舉前一個月(10/23~11/23),六都候選人的網路聲量趨勢與選情關鍵字,網路聲量真能轉換為實際選票嗎?

選前一個月高雄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選前一個月韓、陳的網路聲量趨勢
選前一個月高雄市選情關鍵字
高雄市聲量與得票率比較
選前一個月台北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選前一個月柯、丁、姚的網路聲量趨勢
選前一個月台北市選情關鍵字
台北市聲量與得票率比較
選前一個月新北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選前一個月蘇、侯的網路聲量趨勢
選前一個月新北市選情關鍵字
新北市聲量與得票率比較
選前一個月台中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選前一個月林、盧的網路聲量趨勢
選前一個月台中市選情關鍵字
台中市聲量與得票率比較
選前一個月台南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選前一個月黃、高的網路聲量趨勢
選前一個月台南市選情關鍵字
台南市聲量與得票率比較
選前一個月桃園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選前一個月鄭、陳的網路聲量趨勢
選前一個月桃園市選情關鍵字
桃園市聲量與得票率比較

・高雄市

選前一個月高雄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高雄市候選人韓國瑜近一個月的網路聲量,幾乎是六都縣市長候選人之最。韓國瑜的空戰策略在這次的選戰中確實有目共睹,與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相比,聲量幾乎差了1.7倍。

選前一個月韓、陳的網路聲量趨勢

從10月底到大選前夕,韓國瑜的網路聲量大多的時間都是領先陳其邁,相比之下,討論度相對較低的陳其邁,要一直等到選前半個月聲量才有所起色,幾個關鍵點多與選舉造勢有關。

從數據觀察,兩人在近一個月網路聲量的最高與次高,不約而同都落在11月10日的政見發表會與11月19日的政見辯論會。韓國瑜在政見發表會當天,聲量數甚至突破10萬則,是高雄選戰至今網路聲量的最高點。

這兩個時刻創造出的聲量或許與最終的投票行為不見得有直接關係,但可以由此觀察到高雄市的選情緊張,因此受到全國民眾的關注與討論,甚至對於他們兩人的政見或是會中的表現記憶深刻,因此造成討論風潮。

以下為影響2位候選人網路聲量的關鍵事件:

① 10/26:韓國瑜鳳山造勢大會。

② 11/3:陳其邁舉行高雄勞動者之夜,宣布辭立委。

③ 11/7: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因拍攝挺陳其邁影片遭丁守中批評,當天於受訪時哭訴丁抹黑,同一天陳其邁公布政見白皮書。

④ 11/8:韓國瑜於旗山大型造勢晚會。

⑤ 11/10:高雄市長公辦政見發表會。

⑥ 11/14:韓國瑜在岡山舉辦造勢晚會。

⑦ 11/17:韓國瑜與陳其邁分別於鳳山、旗美舉辦造勢大會。

⑧ 11/18:陳其邁在岡山舉辦造勢晚會。

⑨ 11/19:高雄候選人辯論會。

⑩ 11/20:辯論會延燒,媒體報導2位候選人辯論政見內容真偽引討論。

選前一個月高雄市選情關鍵字

此次選戰中,「韓國瑜」明顯是六都選戰的重要關鍵字,除了是六都候選人中聲量最高的人外,六都關鍵字中全部出現了他的名字,尤以台南和桃園為多。除了自身的選情外,做為高雄市長參選人,卻跑遍台灣各地,幫黨籍縣市首長、議員站台造勢,也成功地讓他的討論熱度維持,即便無關高雄選情,但他的一舉一動卻都成為網路聲量的一部份。

高雄市的關鍵字中,「韓國瑜」一樣是數量最多的關鍵字,許多關鍵字也跟著他出現,諸如「北漂、韓流、好韓」等,與陳其邁相關的關鍵字則有「陳菊、小野、蔡英文」,比較偏向選舉造勢的人名。

選前一個月高雄市候選人網路聲量與最後得票率比較

政大廣告系教授陳憶寧分析:

「韓流」是真的!韓流確實發生效果,同時也明顯帶起了其他縣市國民黨的選情。雖然網路聲量跟選票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不能否認,韓國瑜是靠網路起家的。

早在7、8月的時候,外界都評估陳其邁穩當選,這讓陳其邁陣營大意了。韓國瑜原本聲勢很低,但透過網路行銷後,開始把人跟聲勢帶起來。在網路上讓人感覺韓國瑜是很有希望的,這也才讓國民黨大老像是王金平,願意把地方派系勢力拿出來開始挺韓,這從韓國瑜後來的造勢大會上非常多人就能看出成效。

柯文哲適合當網紅,韓國瑜也適合當網紅,他們共同的人格特質就是,很直接、不做作,講話讓支持者聽了很舒服。確實韓國瑜的政見很空洞,但是大家會喜歡韓國瑜,是因為「韓國瑜給你的感覺是快樂的」。

・台北市

選前一個月台北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在選情激烈的台北市,柯文哲的網路聲量穩坐冠軍,即便這次選戰中間歷經了「器捐案」、「大巨蛋案」,以及多次失言的風波,對於他的網路聲量都沒有顯著影響,近一個月的網路聲量比例依舊高達6成。兩位藍綠候選人則是姚文智略勝。

而受益於政見辯論會的還有吳蕚洋,吳蕚洋以一曲〈愛江山更愛美人〉與推廣「蜂蜜檸檬」,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但網路聲量仍偏低。

選前一個月柯、丁、姚的網路聲量趨勢

進一步分析柯文哲近一個月的網路聲量走勢,雖然都維持在相對高點,不過真正衝高還是落在政見辯論會當天,同時,當晚柯文哲在台北市府前的演講也引發熱議,因此為網路聲量加分不少。

相較於柯文哲的聲量高,緊接在後的姚文智和丁守中就得苦苦追趕。即便兩人不斷針對柯文哲的政策提出批判與質疑,但都無法有效帶動自己的網路聲量上漲,反而還是需要透過傳統的陸戰,以造勢動員的方式才能引起討論。

姚文智在近一個月,網路聲量曾經兩度超越柯文哲,其中最為顯著的一次是宣布請辭立委專心拚選舉。只不過這個聲量雖然在當下引發熱議,但熱度並沒有維持太久,隔天又再度回到平常的狀態。

而丁守中雖然靠著造勢活動拉抬了一點聲量,但始終沒有突破性的發展。綜觀其他四都的國民黨籍市長參選人都受惠於「韓流」,或許未曾與韓國瑜同台造勢,也是丁守中的網路聲量沒有突出表現的原因之一。

我們挑選出聲量前3名的候選人,列出以下影響他們網路聲量的關鍵事件:

① 11/2:《聯合報》公布民調,柯丁兩人差距縮小至3%。

② 11/4:台北市長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姚文智批評韓國瑜,並把競選手勢錯比成柯的4號。

③ 11/7: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小野哭訴批丁抹黑。

④ 11/10:公視舉辦台北市長辯論會,晚間柯文哲發表競選演說。

⑤ 11/11:丁守中在凱道舉辦萬人造勢活動。

⑥ 11/18:姚文智宣布辭去立委。

⑦ 11/21:柯文哲上網紅館長的直播談政見。姚文智圓山造勢,被媒體報導暗酸同黨議員高嘉瑜,兩人恩怨又被討論。

⑧ 11/22:柯文哲喊告急,網路開始出現聲援、討論的文章。同天柯文哲直播掃街。

選前一個月台北市選情關鍵字

分析台北市選情關鍵字,發現除了該市候選人名字佔比最重外,不同區域的候選人因彼此站台或新聞事件皆會互相影響,例如「韓國瑜、高嘉瑜、蔡英文」等人名。

議題關鍵字則幾乎圍繞著聲量最大的柯文哲,包含「小野、葛特曼、葉克膜」等,市政關鍵字則出現了「巨蛋、都更」等常被討論的議題。後期因柯文哲選情緊繃,也出現了「棄保、選前之夜、選情」等詞彙。

選前一個月台北市候選人網路聲量與最後得票率比較

政大廣告系教授陳憶寧分析:

台北市是六都裡面最適合打空戰的都市,但這只是一般說法,並不適用這次選舉。因為從選舉結果分析,很明顯地,這次是藍綠基本盤各自歸隊,與候選人 的網路聲量沒有太大關係。

姚文智和丁守中在網路上的表現都不好,姚文智的新聞性很弱,這次拿到20幾萬票其實比選前預估要多,這對於柯文哲也造成傷害。幫丁守中打選戰的公關公司做得不好,丁自己的網路團隊也是專業度很低,很多FB推文互動呈現出對於使用者習慣的不夠了解。

柯文哲四年前就是全靠空戰獲得勝利,這次雖然是候選人中經營網路最好的,但選舉結果並不能說是跟網路聲量有太大關係。柯文哲這一任已經有太多政策包袱,例如取消敬老津貼這件事情,不管空戰再怎麼打,長輩的票就不會給柯。

・新北市

選前一個月新北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雖然侯友宜在民調表現上一直都優於蘇貞昌,但在網路的世界蘇貞昌聲量卻是大勝侯友宜。觀察近一個月兩位候選人的網路聲量,蘇貞昌以63.3%極大差距贏了侯友宜的36.7%。

選前一個月蘇、侯的網路聲量趨勢

近一個月,蘇貞昌與侯友宜的網路聲量起伏略為一致,雖然偶有交錯,但絕大多數的時間都還是蘇貞昌略勝一籌。蘇貞昌能夠在網路聲量上領先的侯友宜,歸功於網路行銷策略成功。綜觀選戰至今,蘇貞昌推出的多個網路形象廣告,確實都讓人印象深刻。此外,蘇貞昌透過臉書,將每場車掃造勢活動直播,不但成功吸引關注,而且也同時帶動網友討論,堆高了當下的網路聲量。

雖然侯友宜在民調表現上一直都優於蘇貞昌,但是近半個月的網路聲量幾乎仍在苦苦追趕;11月以來,侯友宜唯一一次較為大幅度逆轉而領先,卻是因為被質疑涉入炒地皮風波。因為這樣而領先,對侯友宜而言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

以下為影響2位候選人網路聲量的關鍵事件:

① 10/28:蘇貞昌與基隆市長林右昌、新竹市長林智堅、桃園市長鄭文燦在土城、新莊同台造勢。

② 10/30:蘇貞昌臉書直播車隊「新北市第八選區」掃街拜票。

③ 10/31:TVBS政論節目少康戰情室邀請侯友宜與韓國瑜同台上節目。

④ 11/5:《聯合報》公布民調,侯友宜贏蘇貞昌26%。同日蘇貞昌臉書直播車隊「新北市第一選區」掃街拜票。

⑤ 11/7:蘇貞昌臉書直播車隊「新北市第一、二選區」掃街拜票。同天也與3位民進黨市長一起直播立冬活動。

⑥ 11/10:《蘋果日報》公布民調,侯友宜贏蘇貞昌5.7%。同日蘇貞昌臉書直播車隊「新北市第三選區」掃街拜票。

⑦ 11/11:民進黨立委段宜康爆料質疑侯友宜家族養地炒地。

⑧ 11/12:新北市市長候選人政見發表會。

⑨ 11/15:蘇貞昌臉書直播車隊「新北市第四選區」掃街拜票。同日侯友宜與其他兩位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盧秀燕台中合體造勢。

⑩ 11/20~22:蘇貞昌與侯友宜各自舉辦造勢晚會。鄭南榕女兒與遺孀各自提到侯友宜當年面對鄭南榕自焚與陳進興對峙時的言論,引發討論。

選前一個月新北市選情關鍵字

在新北市選情的關鍵字上,可以發現除了該市候選人蘇貞昌、侯友宜外,因為互相站台、推薦等原因,不同區域的候選人皆會被相互提起。在選情膠著的狀況下,出現了「抹黑、奧步、民調」等詞彙。

在議題關鍵字中,除了前幾個月具爭議性的「深澳」電廠停建風波外,出現許多驚悚的詞彙諸如「殺人、竊佔、黑道」等,可能與侯友宜以往的警政經歷有關,此外侯友宜家族被質疑炒地的「又昱」公司,以及侯參與過的「陳進興」案也出現在關鍵字當中。

選前一個月新北市候選人網路聲量與最後得票率比較

政大廣告系教授陳憶寧分析:

蘇貞昌其實很努力在打網路戰,但網路是很現實的。蘇貞昌選前的網路聲量很大,在網路上也擁有高人氣,但不見得選民喜歡,或者該說,喜歡蘇貞昌的人不一定是新北市可以投他的選民。

網路聲量高,還要仔細看內容是什麼。像姚文智可能負面聲量比較多,蘇貞昌雖然沒有太負面,但仍被一些事件影響,例如反深澳電廠自救會會長陳志強陳情卻被蘇貞昌拍肚子,後來蘇貞昌發聲明道歉就是一例。

侯友宜網路戰就打得很糟,一直沒有看到好東西,但事實證明,他是傳統政治人物,不要出大錯,用傳統打法也可以贏。蘇貞昌雖然過去在民進黨有高地位,但年輕選民不太認識他。新北市幅員廣闊,選民特質跟台北市不一樣,蘇跟侯如果是在台北市對戰,蘇的勝算可能就會比較高。

・台中市

選前一個月台中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此次台中市候選人雖有3位,但網路聲量還是主要集中在藍綠兩位候選人林佳龍與盧秀燕身上,其中林佳龍領先盧秀燕14.8%。有趣的是,雖然林佳龍總體的網路聲量領先盧秀燕,但在線下世界的民調,反而是盧秀燕優於林佳龍。

選前一個月林、盧的網路聲量趨勢

近一個月,林佳龍與盧秀燕兩人的網路聲量從前期的膠著,轉換到後期交叉狀況頻繁,互有領先。因「韓國瑜效應」,近一個月盧秀燕的網路聲量衝到最高點的時刻,是韓國瑜北上站台時,當天盧秀燕的聲量達到12,437則。此外,主打侯友宜、盧秀燕、韓國瑜的「北中南連線」也有效拉抬了盧秀燕聲量。

至於林佳龍,雖然聲量不輸盧秀燕,但卻一直受到空汙議題受到影響,雖然中間有花博幫他加分,但在聲量上看來影響並不大;反而是在政見辯論會當天,林的聲量顯著提升。

我們挑選出聲量較大的2位候選人,列出以下影響他們網路聲量的關鍵事件:

① 11/5:林佳龍與兩位民進黨市長同遊花博。盧秀燕則與韓國瑜、侯友宜一同上節目。盧秀燕宣布帶職參選市長選戰。同時,爆料公社台中模擬選舉出爐,盧秀燕勝。

② 11/7:《聯合報》公布民調,盧秀燕支持度領先林佳龍13%。當晚台中舉行花博開幕晚會。

③ 11/9:《蘋果日報》公布民調,盧秀燕領先林佳龍2.4%。

④ 11/13:台中市長選舉公辦電視辯論會。

⑤ 11/15:韓國瑜、侯友宜、盧秀燕合體發表「城市治理合作宣言」。

⑥ 11/17:林佳龍在太平舉辦大型造勢晚會。

⑦ 11/20:盧秀燕宣布辭立委。

選前一個月台中市選情關鍵字

在台中市選情關鍵字上,可以發現除了該市候選人外,因為互相站台、推薦等原因,不同區域的候選人皆會被相互提起。

台中市議題關鍵字主要以「空氣汙染」為核心衍生,包含「空汙、空污、中火、空氣」等,另外自辦重劃爭議的黎明幼兒園園長林金連的名字也出現在關鍵字中。

選前一個月台中市候選人的網路聲量與最後得票率比較

政大廣告系教授陳憶寧分析:

台中算是六都裡面最意外的結果,林佳龍跟盧秀燕的網路聲量約為6:4,但結果卻是盧秀燕贏,關鍵就在於地面作戰。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接了盧秀燕團隊的競選主委,同時也把江家的家族地方勢力給了盧秀燕,成功地去組織、拉抬盧秀燕的選情,這些在地面上的工夫,全都不是在網路空戰上可以看出來的東西。

林佳龍的網路聲量無法反映在實際得票,另一個原因可能是他的政績並不突出。選民普遍認為林佳龍政績不怎麼樣,甚至還有一些選民後悔趕走胡志強,都讓林佳龍的網路高聲量最後落空。

・台南市

選前一個月台南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今年台南市候選人人數高達6位,網路聲量也呈現戰國時代般的分裂,4位無黨籍候選人各自因不同事件或個人特色佔有一席之地。蘇煥智因選前副總統呂秀蓮站台而聲量大增、前台聯立委許忠信辯論會後討論度增加、「虧雞福來爹」林義豐以舉辦電音趴得名、有最棒里長之稱的陳永和以保護環境訴求打動不少人心。

有趣的是,在民進黨選情相對穩定的台南,網路聲量卻是國民黨候選人高思博第一,其次為民進黨候選人黃偉哲。

選前一個月黃、高的網路聲量趨勢

台南的選情大概是僅優於桃園,普遍關注度不高,進一步分析高思博與黃偉哲的網路聲量,可以發現,除了政見辯論會與發表會之外,高思博顯著拉開與黃偉哲聲量差距的時刻都與韓國瑜有關。10月底時,高思博透過與韓國瑜同台造勢,首度大幅拉開與黃偉哲的差距,接著包含兩人再為台南市議員謝龍介站台、新聞媒體報導兩人相關新聞,都連帶使高思博的網路聲量受惠。相比之下,黃偉哲的聲量起伏並不太大,而原本被一直提及的「大創案」在近一個月也未再對他造成影響。

我們挑選出聲量前3名的候選人,列出以下影響他們網路聲量的關鍵事件:

① 10/26:高思博與韓國瑜合體尬電競互相拉抬選情。同天林義豐上網紅館長的直播談政見。

② 10/27:台南市市長候選人辯論會。

③ 10/29:台南市議員謝龍介成立競選總部,邀請前總統馬英九、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與高思博一同站台。

④ 11/2:黃偉哲現身在台南寶可夢活動,與玩家一起抓寶。

⑤ 11/4:「全台輔選快累倒?柯志恩曝韓國瑜心聲」媒體報導韓國瑜到各地站台,內文提及到高思博。

⑥ 11/8:《蘋果日報》公布民調,高思博民調兩個月上升7.3%。

⑦ 11/12:台南市市長候選人政見會。

選前一個月台南市選情關鍵字

台南市的選情關鍵字很有趣,除了6位該市候選人外,高雄市候選人韓國瑜佔了很大的比重。觀察網路聲量趨勢後會發現,國民黨候選人高思博的聲量大多時候是與韓國瑜連動的。

此外,台南市主要的議題關鍵字則圍繞在大創案纏身的黃偉哲上,相關詞彙包含「大創、抹黑、葉啟中」等。

選前一個月台南市候選人網路聲量與最後得票率比較

政大廣告系教授陳憶寧分析:

台南市雖然如預期是由民進黨黃偉哲勝出,但以得票來看,高思博表現已經高於預期。

高思博不是一個很有魅力的政治人物,他雖然很努力地想要在網路上有所突破,但他不是網紅,不是網民喜歡的人物特質。他的網路團隊雖然主動出擊,讓他的網路聲量大於黃偉哲,但卻沒有因此收到什麼效果。

黃偉哲的網路經營也不多,候選人也不屬於網民喜歡的類型,因此這次台南仍是傳統的地面戰。高思博很勤勞地去拜訪基層,試圖去突破台南的民進黨勢力,算是有勇氣也盡力了。

・桃園市

選前一個月桃園市候選人網路聲量比例

桃園市長候選人的網路聲量大概就跟桃園的選情一樣「冷」,儘管候選人人數不少,民進黨候選人鄭文燦仍穩坐6成的網路聲量。

選前一個月鄭、陳的網路聲量趨勢

兩黨候選人鄭文燦與陳學聖近一個月的網路聲量,在沒有太大的懸念,也沒有發生特別事件的情形之下,兩人幾乎都維持在偏低的位置。

不過即便討論不夠熱烈,陳學聖仍舊在這一片寒冷的聲量中點燃了一把烈火。在11月12日與韓國瑜合體造勢,讓陳學聖當天的討論數直逼1萬則,大幅領先鄭文燦。只不過,當一夜限定的韓流退去,又再度回到原本的「正常狀態」。

只不過從這樣的聲量變化分析,韓國瑜對於候選人的聲量確實有拉抬的作用,特別是在選情較冷的地區,更加明顯。

我們挑選出聲量佔比前2名的候選人,列出以下影響他們網路聲量的關鍵事件:

① 10/27:鄭文燦競選總部成立、蔡英文站台

② 11/3:鄭文燦南桃園競選總部成立,行政院長賴清德站台。

③ 11/4:國民黨舉行桃竹竹苗競選造勢活動,同日媒體報導韓國瑜「全台輔選快累倒?」內文提及到陳學聖。

④ 11/7:《蘋果日報》公布民調,鄭文燦支持度領先陳學聖26.8%。

⑤ 11/9:UDN直播訪問陳學聖政見。

⑥ 11/10:總統蔡英文替鄭文燦客家後援會站台。同日鄭文燦臉書直播夜市拜票。

⑦ 11/12:陳學聖合體高雄市候選人韓國瑜桃園造勢。

⑧ 11/17:蘇貞昌結合鄭文燦等另2位民進黨市長,發布新的競選影片。

⑨ 11/20:因擔憂選民服務落空,陳學聖宣布不辭立委。

⑩ 11/22:鄭文燦開直播歡迎網友提問,並連線其他3位民進黨候選人。

選前一個月桃園市選情關鍵字

桃園市的選情關鍵字除了5位該市候選人外,出現較頻繁的多是幫忙造勢的政治人物與候選人名字,例如蔡英文、韓國瑜等。

此外桃園市的議題關鍵字多圍繞在市政上,包含「捷運、藻礁、青埔(高鐵特區)、托育」等詞彙,顯示關心桃園選情的輿論較關注市政議題。

選前一個月桃園市候選人網路聲量與最後得票率比較

政大廣告系教授陳憶寧分析:

桃園是六都裡面比較不令人意外的一都。鄭文燦不但在民進黨內人緣不差,跟國民黨的人也能維持很好的互動關係,是個人緣好的市長。鄭文燦的網路聲量確實很高,但他會勝選不是因為網路聲量高,而是因為選民認為鄭文燦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

陳學聖的網路聲量,則多依靠馬英九與韓國瑜加持,一旦加持消失了,就回復正常的低聲量。陳屬於不了解網路戰的傳統政治人物,再加上他的人格特質較缺乏魅力,面對政績不錯的在位者很難發揮。另外,在觀塘天然氣接收站的藻礁環保議題上,是一個很好攻擊鄭文燦的機會,但陳學聖沒有形成持久聲量,較為可惜。

未來選戰不會只比聲量大小,而是空陸戰整合

以這次的選舉結果來看,網路聲量跟實際得票之間的關係相當薄弱,意即網路聲量只能作為參考,但聲量大不一定代表得票多,甚至是勝選。最終關鍵還是在傳統地面組織戰。

台北市部分,柯文哲的網路聲量遠遠大於丁守中,但兩人開票一路互咬;民進黨在新北市的蘇貞昌、台中市的林佳龍、桃園市的鄭文燦都以約6:4的網路聲量比例壓過國民黨的侯友宜、盧秀燕和陳學聖,但結果民進黨卻只有桃園守住,新北市和台中市都輸給了國民黨;台南市雖仍由民進黨拿下,但國民黨高思博表現不俗;高雄市的韓國瑜勝選,更是本次選舉最大驚奇,「韓流」是真的,韓國瑜初期靠著網路拉抬聲勢,成功讓國民黨大老認同並提供地方人脈,最後才能讓國民黨拿下高雄市。

未來打選戰,重點不會只有在聲量大小,而是如何透過網路空戰,成功地帶進組織地面戰;同時,聲量有正有負,如何把負面聲量轉成正面聲量,更是勝選的關鍵。

 

資料聲明與研究方法

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聲明:

① 《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擁有全台灣最完整的網路口碑觀測資料,涵蓋消費電子、食品餐飲、旅遊娛樂、醫療保健、電信金融、影視文化、通路零售等多項產業。每日即時觀測超過3萬個網站頻道,採用先進的「社群大數據(social big data)」自然語意處理技術,匯集眾多的社群口碑予以分析。更多分析報導請至《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

② 本文係依社群大數據所做之獨立、公正研究,內容中所提及之數據,係為反映現況之量化呈現,研究過程與各候選人或政黨無關。《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僅開放資料予《報導者》分析研究,相關觀點描述由《報導者》獨立完成,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報導者》研究方法:

① 搜尋範圍包含台灣主要「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三種內容類型的主文與回文」。

② 候選人關鍵字格式為候選人名字與所有包含「市長、選舉、選情、參選、競選、民調、選戰、政見、政策、市政、施政」的文章。

③ 關鍵字篩選機制為該詞彙被一篇文章提及,不論提及次數只算一次,將詞彙數量加總後可推斷出該市選情關鍵字。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優質深度報導必須投入優秀記者、足夠時間與大量資源⋯⋯我們需要細水長流的小額贊助,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竭誠歡迎認同《報導者》理念的朋友贊助支持我們!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