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合內閣分裂中?以外交部為首的擔憂意見,正加速擬定一套中國戰略以應對新冷戰趨勢及地緣戰略。總理蕭茲卻屢屢挖坑給盟友跳,就連歐盟內部也不斷抱怨德國政府的自私自利。
德國政壇與智庫普遍憂慮,若中國侵略台灣,西方必定發動經濟制裁,德國將重演因依賴俄羅斯能源的悲劇,甚至遭受經濟核爆。那為何總理蕭茲堅持帶企業團親訪三連任的習近平?
德國老一輩知識界領袖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高聲批評從反戰轉為鷹派的綠黨:對軍援烏克蘭的激情倡議是提油救火。我們要如何看待哈伯瑪斯的呼喊與歐洲的厭戰?德國民意又是作何反應?
德國曾口頭喊話要全力支援烏克蘭抗戰,但在戰事走向長期化後,也與西方盟國一同陷入「不知如何定義『勝利』」的矛盾。本文作者黃哲翰再次分析「一度覺醒」的德國社會,為何又重新陷入戰爭與和平的激辯⋯⋯
當普丁扯下「親歐民主派」面具後,德國社民黨堅持多年的「東進政策」內涵愈加顯得過時與空洞,甚至淪為替經濟利益洗白鍍金的萬用藉口,正中梅克爾口中「惡棍」的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