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讀政治學和社會學,研究所半路出家學新聞,未來想繼續做寫字的人。逐漸接受矛盾也有可愛,「身是眼中人」未必可憐。許願能和更多人在生命現場相遇,以文字和行動抵達更好的社會。
引發全國高度注目的剴剴案,經逾一年的起訴與準備程序後,開始橫跨3週的國民法官法庭審理,第一週重點聚焦4位關鍵證人到庭接受交互詰問。在實際進入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的法庭內,能呈現什麼樣的事實真相與相應罪責?
「身為台灣人,我們都在想要怎麼讓世界看到⋯⋯變裝皇后的表演是把痛苦、被排擠、被否認這些事情和感受轉化,綻放自己,不斷地跟世界訴說:你可以否定我,但我還是會好好過。」
從Truku、タロコ到太魯閣,族人把名字「借給」國家公園,但自然地景和族群命運都歷經考驗。0403大震和凱米強颱掀起太魯閣應休養生息的呼籲,也為族人長久以來爭取的「自治」帶來曙光。
主震結束,對災民人生的餘震挑戰才真正開始。從毀壞的家屋修繕和居住安全、原民歷史和國家土地制度的競合,以及長期將發展單壓在觀光的就業型態來看,災區原住民的身心復原之路該怎麼走?
從議員到鄉民代表都向《報導者》證實,震災造成花蓮「看不見的農損」:道路阻斷影響採收運輸、沒電沒水無法灌溉、觀光客幾乎歸零無處銷售。小規模耕作的太魯閣族人如何應對和思索災變?
瞭解更多
瞭解更多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
開啟文章推播功能得到報導者第一手消息!
開啟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