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感下台灣主體藝文的追尋與迴聲

1978,請回答──亡國感下台灣主體藝文的追尋與迴聲

2022.12.15 最後更新
「我是誰?」台灣人自我追尋和身分認同,始終受到政局與國際情勢的牽引。1970年代,引爆一次全面性的能量釋放,是台灣「面向現實」的一代,在後殖民的省思下,由全面西化轉向內省深探,在經歷時代創傷後,定睛自己土地、人民與歷史,形成一股新的社會覺醒力量;而後的1980年代,由社會運動捲動出新文化風貌,進而造成政治變革,讓台灣走向解嚴的自由民主化之路。
刺激這樣新生的巨大痛點,是彼時被國際棄絕的濃濃「亡國感」:1971年退出聯合國、1972年保釣運動、1973年台日斷交,至1978年12月16日美國宣布與台灣斷交達到沸點。這股集體焦慮孕生了藝文鄉土運動,意外闢出「台灣化」與「本土化」的文化根系。
這系列報導,我們藉由創立台灣第一個現代舞團「雲門舞集」的林懷民、開辦台灣第一個精緻民俗藝文雜誌《漢聲》的黃永松,以及鄉土文學先鋒黃春明,溯源至70年代現代舞、鄉土民俗誌及鄉土文學萌發的上游流域──在台美斷交歷史浪尖下首演的雲門《薪傳》,如何在直面漢人移民台灣的歷史作品與民族悲憤集體情緒匯流下,轉身從土地、稻田、農人找到立足世界的座標;在黨國大老之女吳美雲欲向「西方展現台灣」的初衷下,《漢聲》及其前身《ECHO》英語雜誌,如何接合起台灣斷裂的民俗史、成為華語文化的國際展示櫥窗。而一場險引發政治鬥爭的鄉土文學論戰中,正宗鄉土文學流派的黃春明如何置身事外,以50年持續不輟的創作持續詮釋:什麼是愛鄉、愛土、愛人民。並由行動劇場先驅王墨林接合80年代運動與文化共生的記憶,再一次警醒,無論文化或政治,一旦失去辯證與質問的空間,表象的自由仍存在危機。
台灣的地緣政治,永遠難以擺脫受美日中戰略牽制,「亡國感」如同台灣島嶼底層的活斷層,幾十年便會因國際情勢變化而震動換位。近年隨著中美貿易戰、香港反送中、台海對峙緊張感加劇,「亡國感」時而浮現。此時此刻,回首7、80年代文化藝術創作者的身影及來時路,在壓抑、禁忌、匱乏年代裡,由土地、人民身上尋找救贖的路徑,以期許後來的我們,對歷史有更多的理解與寬容,並且永不輕易接受單一答案,將台灣的危機、焦慮與異質性,深化為文化根基的潛能與動力。
報導獲獎紀錄

2023卓越新聞獎 【藝術與文化新聞獎】《亡國感下的台灣藝文追尋與迴聲》

監製|楊惠君、何榮幸 文字|楊惠君、張子午 攝影|余志偉、黃世澤 封面攝影|余志偉 編輯|張詩芸、黃鈺婷、陳思樺 社群企劃|陳思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