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al Story【S4EP13】

搶救受虐兒、追蹤喪子家庭、引進藝術治療,台大第一個兒童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呂立25年的心路告白
(攝影/林韶安)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說不定我可以做什麼幫助生病孩子與他的家庭⋯⋯我想,總是要為小孩拼一下!」

投入兒童加護病房25年的台大兒童醫院醫師兼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主任呂立,曾被家長言語威脅治不好孩子「你也別想活著走出醫院」,也曾面對失去愛女父親的悲痛指責「為什麼沒救活」,儘管承受龐大壓力,但他沒有退卻而是持續思考如何為孩子們多做一些——

他把藝術治療、紅鼻子醫生、心理師帶入兒童病房,陪伴受苦的孩子有不同形式抒發;他也關照病童家屬的狀態,對於不幸喪子的家庭更是持續關懷追蹤;近10年來,儘管政府經費一度斷炊,也撐住推動兒少保護中心,只希望能夠利用醫療專業再更早一點點發現兒虐跡象,幫助無法求救的孩子離開不安全的地方⋯⋯

上一集,我們透過醫務社工孟茹、記者涵文的觀察,認識了血癌男孩嘉源如何在未成年、且與監護人意見相左的情況下,為自己爭取受西醫診治的權利。但在醫療現場,要如何確定每一步選擇,都符合兒童最佳利益?當孩子在快樂跑跳的年紀常住病房時,醫院除了治病救命,還可以有什麼陪伴角色?而當治療來到極限,不得不放手時,又該怎麼面對離別和傷痛?

這集,聽呂立說在兒童醫療前線的酸甜苦辣,以及對台灣兒少保護網絡、兒童友善醫療的更深期待;涵文則從8個多月來與嘉源的互動分享,生病的孩子們對於心理和情緒照顧的需求與重要性。

(來賓|台大兒童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主任呂立、《少年報導者》特約記者鄭涵文;製作團隊|楊惠君、藍婉甄、陳思樺)

訂閱The Real Story

感謝您的收聽!邀請您透過Apple PodcastSpotify或其他收聽平台免費訂閱《The Real Story》,及早接收更新通知,節目資訊不漏接!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