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書

【投書】電價調漲後,解決能源貧窮、加速節電措施不能等
新電價方案已於4月1日上路,平均調漲11%,除了相應而來經濟弱勢面臨的能源貧窮問題,還有很多待調整的節電配套策略值得討論。(攝影/mage Source via AFP/Gu)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COVID-19疫情與俄烏戰爭的爆發,讓國際能源價格上漲了許多,這幾年台電因吸收大量的燃料成本,在不調漲電價下,導致虧損連連。解決之道除了必要的電價調整以外(新電價方案已於4月1日上路,平均調漲11%),我們也應正視相應而來經濟弱勢面臨的能源貧窮問題;另一方面,在電力需求不斷成長下,未來也不可能只有漲電價一途,如何強化節電效果?我們還有很多有待調整的配套策略。

電價為何非漲不可?

2023年,台電公布的平均電價為3.1154元,但售電成本高達3.9542元。台灣的火力發電占比高達79.4%,再加上我國並非能源礦生產國,必須大量向外購買燃料(如煤與天然氣),當國際能源成本大漲,勢必會反映在支出上。

根據台電公布的112年度自編決算,售電成本為每度3.9542元,其中燃料支出
含自發電力燃料支出與購電中燃料支出。
占63%,金額為每度2.61元,相較於2021年每度只有1.24元的燃料支出,增加1倍以上,最後台電2023年虧損近2,000億,也成為2024年4月調漲電價的關鍵原因。
電價調漲後帶動的影響如何?若從家庭面向切入,台電統計,以夏月
指6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
每期(兩個月)用電833度計算(編按)
根據台電2022年家庭用電資料,夏日月平均用電為428度,折算一期約856度電。
,一期約多繳72元。而電價調漲帶動的總體經濟物價效果,經由中央銀行試算,4月電價調漲後,考量產業生產成本將提高,生產者自行吸收或轉嫁給消費者,併計直接與間接影響,會使本年度的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升約0.27個百分點。
拋棄齊頭式平等,消除能源貧窮
參考英國的定義,當一家每個月的水費、電費、瓦斯費等總能源支出,占家戶所得10%以上,即符合「能源貧窮」定義。而根據2018年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台灣的中低、低收入戶每月扣除飲食、房租、交通、教育、醫療保健等費用後,僅有12.55%可用於其他支出
2018年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生活狀況調查報告中,其他支出包括衣著費、家庭消費用水電燃料費、休閒娛樂費、家具、家事管理費用、利息支出及什項消費等。

家扶基金會2023年統計「弱勢家庭生活需求調查」發現,91.5%家長認為經濟無法支應生活、逾6成家庭曾繳不出水電費,其中更有35.5%正處於能源貧窮困境。因此,雖然電價調漲對多數家庭負擔不大,但對經濟弱勢家庭則是一筆難以承受之重。

另一種非典型的能源貧窮家庭,並不是低收入家庭,而是因為經濟狀況無力汰換老舊家電。根據工研院資料,以電冰箱為例,冰箱每使用1年約增加2.5%的耗電量,使用超過23年的老舊冰箱將增加1.575倍的耗電量。許多經濟狀況不佳的家庭,使用或接收他人的老舊電器,致使其電力消耗量居高不下。

台灣現行電價的計算方式為累進制,每期總用電量愈高、所收的費用也變高,但住宅用戶330度電
根據經濟部說明,330度以下的民生基本用電,自2004年起歷經3次調降,導致現行單價比20年前還低,偏離成本甚遠,除不利節能外,用戶也設法以分戶方式規避高段電價。因此為反映成本及節約用電,這次新電價方案針對住宅330度以下電價調幅3%。
以下的低電價,則是為了保證每個人都有最基本的330度用電空間。不過,這種齊頭式的平等與補貼,並不足以照顧到能源弱勢。因此,建議政府調漲電價的同時,可以參考國際上的處理方式。

根據歐盟調查,2020年已有8%的居民無法維持家庭的供暖,2022年時更成長為9.3%,因此,2022年4月歐盟成立了「能源貧窮委員會與弱勢消費者協調小組」,並投入10億歐元(約新台幣350億)用以解決能源貧窮的問題。香港的港燈電力公司「港燈HKElectric」政策,則提供電價優惠計畫給中低、低收入戶、身障人士、單親家庭、失業人士,每個月最基本的200度電費有4折的優惠,並且免除電費按金(保證金)與最低收費等相關費用。

總而言之,單靠一味「凍漲」最低級距的電力價格是不夠的,還需要挹注外部資源或是針對特殊身分折扣,才能真正照顧到有需求的能源弱勢。

加速智慧電表裝設,節電不再盲人摸象

本次全級距的電費調整若要避免對一般民生經濟以及物價的衝擊,應要讓一般民眾與小商家,能明確地掌握及檢視自家用電量,以做出因應的節電行動,而智慧電表就是檢視居家電力使用情況的一大利器。台灣總計1,400萬的低壓用戶中,僅有300萬戶有機會在2024年底前安裝智慧電表;反觀日本,預計2024年全國裝設將達到99.8%,一般用戶都可利用智慧型手機獲取即時的用電資訊,電力公司也會透過系統協助分析用電的高低峰與使用情況,如遇到極端的耗電情況也會跳出提示,提醒住戶改善,以及開發多元化的應用模式,而非將智慧電表視為時間電價的計價工具。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更是利用智慧電表來照顧獨居長者,推出「遠距亦安心」(遠くても安心プラン)服務,透過總開關上的電力傳感器與智慧電表,每5分鐘將數據回傳雲端並進行分析,如此一來,身在遠端的子女、照顧者,可直接在手機上即時瀏覽家中長輩使用電器的狀況,了解長輩是否有適時進行烹飪煮食、個人清潔、休閒娛樂等日常活動。如果發現電器使用模式異常,例如長時間沒有使用電器、或深夜時段突然使用電器、家用電器長時間運作(可能忘記關),甚至夏季炎熱沒有開空調,都會即時發送提醒通知給遠端子女或照顧者。

在遙遠的歐洲,智慧電表更是智慧電網重要的一環。2021年起,荷蘭電動車的銷售量直線上升,那些平常放在公共停車場的電動車,也兼具「儲能」功能,搭配有「雙向充電」以及「智能充放電」功能充電樁,結合智慧電表的即時數據回傳,以及家戶屋頂太陽能的發電,用綠能替自己的車充電,同時也預備晚上的用電。

使用節能電器,也要搭配好的使用環境
台灣推動電器汰舊換新已行之有年,但要讓這些節能家電發揮最大效益,除了前面提到透過智慧電表引導好的使用行為,還可以再搭配上好的使用環境。水泥構成的建築蓄熱能力強、隔熱能力差,夏天房屋直曬、西曬的牆面很容易超過35℃。這時候建築隔熱就顯得非常重要。使用不同的結構外牆增加隔熱效果可以節省3%~17%空調冷房顯熱負荷
為維持室內低於某一設定溫度,在單位時間內所需排除之熱負荷,包括下列4種熱量(水蒸氣潛熱不予計算):
  1. 由室內外溫差引起之建築物外殼傳透之熱量;
  2. 由日射穿透建築物外殼傳入之熱量;
  3. 室內人員、照明器具等發散之熱量;
  4. 引入新鮮外氣量(每人20m3/h)而產生之室內外顯熱熱量差。
。2018年,《公視》報導指出,為了解決房子西曬問題,透過種植綠植被、改善通風、加設竹簾、百葉簾,相較沒有做隔熱的鄰居,夏季每個月電費可以節省4,600元。

荷蘭政府透過「房屋能源標章」將房屋分成A~G等級,評分標準包括隔熱(包含立面、 外牆、屋頂、樓板、窗戶、外門),以及設備(暖氣、熱水、太陽能熱水器、通風、冷氣、太陽能發電),除了在房屋出租出售的網站上須清楚標示外,荷蘭政府也計劃於2028年起禁止較耗能的E、F、G等級的房屋出租。日本東京電力公司也觀察到居家環境對於電器節能效果的影響,因此推出雙層Low-e玻璃與隔熱門板的舊換新補助方案,根據更換的面積及品項不同,最高補助可達200萬日圓。

綜觀以上國際案例可以得知,電價合理化的確能引導「節能」的行動,但仍需其他配套,如更換電器、結合智慧電表設備、改善居住環境、引導使用習慣。

台灣有許多40年以上的老舊房屋,短時間內無法完成都更,當初建設時的氣候條件不若今日嚴峻,現在僅靠電器更換補助與新建建物的法規規範,並不足以改善既有住宅能源效率。為此,除了加速更新既有建築外,多元化的老舊建物更新補助與推廣更是必要之舉。我們希望政府可以重新審視現有電價調整的方案、加速智慧電表的裝設進度(且開放非時間電價用戶
根據台電定義,一般住家可以選擇非時間電價(即累進電價,未區分尖離峰用電)或時間電價(有區分尖離峰用電)計費,其中累進電價為按使用度數分段計收電費,時間電價每月電費則為基本電費與流動電費之總和。
也能申設),以及提出新穎有效的節能補助配套策略。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