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登入
專題
搜尋
攝影
書籤
多媒體
贊助
議題
訂閱
搜尋
搜尋
書籤
登入
評論
專題
攝影
多媒體
議題
環境.教育
Fill 1
環境.教育
你所不知的「海底廢」現世報告
進入海洋的塑膠垃圾和大家想的不同,不是只堆在沙灘或浮在海面,根據統計,94%海廢都沉在海底,成為看不見的環境殺手。2020年台灣首度調查「海底廢」堆積狀況,清運的最大難題在哪?我們如何拯救海洋?
2021.4.20
環境
海洋
漁業
懶人包
水汙染
廢棄物
Fill 1
環境.教育
5年前,他48級分繁星上台大
5年前,詹俊宥以繁星計畫進入台大森林系,48級分刷新歷年最低錄取分數紀錄。在這5年裡,詹俊宥經歷了什麼?我們追蹤還原這5年他的心境變化,並試圖思考:「分數=能力」的價值,扼殺了多少可能性?
2021.4.11
教育
人物專訪
社會觀察
Fill 1
環境.教育
真的假的?這隻蟲讓台灣鳳梨外銷吃盡苦頭?
2月底,中國無預警禁止台灣鳳梨輸入,聲稱檢出有害生物「介殼蟲」,不合國際貿易常規的做法引起軒然大波。介殼蟲到底是什麼?國際貿易上又有哪些水果檢疫眉角?
2021.3.7
中國
日本
外交
農業
經濟
澳洲
Mini Reporter
國際關係
Fill 1
環境.教育
高山協作全志平:從揹工做到零工,一整年都在和不景氣搏鬥
去年疫情一緩,很多新手上山或「報復性登山」,但很多人功課都做不夠,我遇過有人在山上問有沒有垃圾桶、洗澡間、可以充電嗎?
2021.2.7
產業
教育
觀光
登山健行
人物專訪
COVID-19
Fill 1
環境.教育
說好的中高汙染工廠轉型、退場呢?《工輔法》修法後,合法化和借殼經營後門卻大開
《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法已滿一年半,2021年3月19日起,未提出轉型計畫的中高汙染工廠將面臨關廠命運。《報導者》實地走訪,發現業者種種遊走邊緣的手法,經濟部和地方政府能遏阻嗎?
2021.1.10
產業
政治政策
土地汙染
農地工廠
水汙染
Fill 1
環境.教育
真的假的?陽明山「命中缺陽」,全台日照時數最短就是它?
這個冬天台灣北部下雨下不停,2020年12月上半旬,宜蘭甚至創下平均每天只有日照5分鐘紀錄。這真的很反常嗎?還有哪些地方雨下得更誇張?從氣象局數據爬梳過去紀錄,我們分析給你看。
2021.1.6
環境
宜蘭
時事
科學
Mini Reporter
台北
Fill 1
環境.教育
死在金門海灘上的海豚們── 一年18起鯨豚擱淺悲劇敲響什麼警鐘?
2020年金門罕見發生多起鯨豚擱淺悲劇,共有17隻江豚、1隻中華白海豚死在海灘上。為什麼?沒人知道。台灣對於江豚的生態研究向來附屬於其他專案之下,海裡發生了什麼事?竟沒有人能確切回答……
2020.12.21
環境
金門
動物保護
海洋
廢棄物
Fill 1
環境.教育
地球愈暖化、流行病愈多?氣候緊急時代,COVID-19只是開端
許多權威期刊研究指出,人類正迎來一個傳染病更頻繁發生的年代:因氣候變遷造成的生物遷徙,引來病毒在物種間的移動機會增加。當全球紛紛跟進2050年碳中和的行列,台灣呢?此時制定《氣候變遷法》來得及嗎?
2020.12.15
環境
醫療
空氣汙染
政治政策
科學
COVID-19
公衛
氣候變遷
Fill 1
環境.教育
捷運TOD模式只是賺錢工具?──新北市三環六線願景的4個爭議和省思
新北捷運環狀線啟用,地方政府以「捷運蓋到哪、都更做到哪」口號大推TOD模式,欲帶動三環六線沿線的都更和開發。但TOD模式便利性背後,可能付出什麼代價?
2020.12.13
環境
都更
政府國會
居住正義
交通
讀者投稿
土地徵收
Fill 1
環境.教育
楊書容、蔡中岳/告別塞車之島,前瞻計畫應發展綠色運輸
疫情後許多國家積極「綠色振興」,推動自行車道等減碳交通政策。反觀台灣前瞻預算花了數百億興建停車場、鐵路立體化等硬體建設,卻忽略了以政策管理將人流從私人運具導向大眾運輸,這樣只敢給蘿蔔、不敢給棍子的政策將造成什麼問題?
2020.11.24
環境
空氣汙染
政治政策
前瞻
台鐵
交通
自行車
1
2
3
4
5
6
…
15
page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