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怡雯/層疊交會的再現──從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看當代10大關鍵字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台灣新聞攝影大賽」2007年正式舉辦,伴隨著一年又一年得獎作品的積累,自成一格的影像歷史檔案已悄然成形。

目前正在台北科技大學展出的《追尋與再現:從新聞攝影看當代台灣社會》特展,主要即是從台灣新聞攝影大賽逾十年的系列得獎作品裡,規劃出「移工困境」、「環境生態」、「居住正義」、「文化現象」、「貧富差距」、「災難現場」、「性別人權」、「政治風景」、「民主浪潮」和「兩岸之間」等十個主題,呈現當代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

從賽事囊括的諸多徵件類別項目中,選擇以多達十張以上照片組成的系列作品為主軸,一方面是著眼於系列照片涉及圖片的編輯與敘事,對於攝影者如何從影像再現過程來傳遞意義,或能激盪出更豐富的思考層次。另一方面,在影像追尋的道路上,系列照片的完成往往需要投注更多的時間與心力,且縱使拍攝過程戮力以赴,但在資本邏輯加諸於版面與編輯平台管理的限制下,最終不盡然能完整刊出。有鑑於此,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的參賽資格,並不排除未在既有專業新聞媒體刊登的作品,此次展覽亦是試著創造讓得獎系列作品有更多被看見的可能。

Fill 1
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10組精彩作品正在北科大展出。(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過去十餘年間,台灣社會的10個關鍵字

在鎖定以系列照片為展出類別後,迎面而來的挑戰,即是如何從數十組一時之選的得獎照片中再進一步篩選。一一回顧過往所有作品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得獎照片不必然扣合著當年社會重大事件,且每屆賽事在不同的評審組成下,對於新聞攝影涉及的新聞性與藝術性思考容或有異,因此在籌備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決定不以編年史的概念來規劃。

取而代之的做法,是先將每組作品內容涉及的關鍵字列出,再從所有的關鍵字整理出十個主題,最後每個主題選出一組作品來展出。換句話說,這個特展不是以逐年一組作品的方式來展開影像中的十年台灣,而是以反映過去十餘年間,台灣社會在發展與變遷道路上不同面向的10個主題,從新聞攝影「再現」當代台灣社會。

在討論每個主題該展出哪組系列照片時,逐漸發展的原則,分別是觀察視角的多元性、社會結構面的省思、以及變與不變的歷史語境對話。以下將分別舉例說明上述原則:

兩岸之間、政治風景:走出觀察視角的多元性

新聞攝影的主流認知是以圖片的形式,報導正在發生的特殊事件,但這次在作品選擇上,則是調整日常生活與事件性的題材比重,從而打破對新聞攝影偏重於後者的傳統印象。比方在「兩岸之間」主題,展出的是2019大賽得獎作品《孤獨的哨站60年後的金門》,作者陳焯煇從金門的生活日常風景取材,將兩岸關係在這裡的交會、角力與轉變的軌跡具象化。

Fill 1
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2019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二名】陳焯煇《孤獨的哨站 60年後的金門》。(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政治風景」主題展出的2014年得獎作品《銅像蔣》,作者張子謙拍攝台灣各地包括在廟宇、餐廳、公園等公共場所等處可見的蔣介石銅像。這種地景面貌呈現形式,連結到台灣社會面臨的轉型正義課題探索,在過往新聞攝影競賽中也是較為少見。

Fill 1
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2014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類第二名】張子謙《銅像蔣》。(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貧富差距、居住正義:省思當代社會結構的運作

如何從新聞攝影中看見當代台灣社會,尤其是看見社會結構如何作用在個人身上,從而引發觀者對於被攝者生存處境與結構問題的思考對話,甚至能連結到自身現實的生活經驗,則是挑選展出作品的另一重點。比方「貧富差距」主題展出的2018年得獎作品《15歲起我這樣養活自己》,作者余志偉拍攝在雲林鄉間的邊緣少年土豆,靠噴農藥維持生計的工作現場、獨自在家的生活情景、與其他同樣面臨家庭失能的朋友們互動玩樂等時刻,讓人重新看見台灣的社福體系和教育體系,是如何遺漏了這群「土豆們」。

Fill 1
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2018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余志偉《15歲起我這樣養活自己》。(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再者,「居住正義」是這次唯一有兩組系列照片展出的主題。這個例外是因為在整理歷年照片時,發現與居住權相關的得獎作品連年出現,且組數明顯多過其他主題。某種程度上,這也正揭露著過去十餘年來,台灣社會居住問題的嚴重性未曾停歇。從一整面牆上兩組時隔八年的系列照片對比,分別是2010年得獎的《撒烏瓦知部落》和2018年得獎的《大觀社區迫遷》,可以看到不論是都市原住民、榮民或是中南部北上的城鄉移民,這些不分族群的經濟弱勢者,都一再地面臨著在城市居住的結構性困難,與伴隨而來奮力圖存的搏鬥。而在城市房價居高不下的今日,這兩組照片指向的居住難題,依然是個現在進行式。

Fill 1
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2010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類第二名】張良一《撒烏瓦知部落》。(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Fill 1
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2018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二名】曾原信《大觀社區迫遷》。(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性別人權:藉慰安婦影像,與歷史對話

羅蘭巴特曾經說到,攝影本質就是一個死亡的姿態,而攝影又是用一種永生的態度去面對死亡。當快門按下那刻,被拍攝的人事物於剎那間的存在便已經消逝,但留在照片上的影像卻能夠一直保存下來。因此從觀看與被攝兩者之間的時間距離,拉出變與不變的歷史語境對話,重新喚起對某些人事物的關注,也是影響作品選擇的另一個因素。

「性別人權」主題展出2008年的得獎作品《阿嬤的又一年》,是所有展出作品中年份最早的一組作品。作者沈君帆當時用鏡頭紀錄了歷盡風霜的慰安婦阿嬤們,晚年各自遭遇的人生課題,而在十餘年後的今日,照片上的阿嬤多已不在人世,但依舊不變的是,當年她們生前期盼的正義伸張,至今仍得不到日本政府的道歉。因此展出這組照片,亦是希望藉著影像召喚歷史記憶,阿嬤們曾經承受的性暴力與剝削,不應隨著她們的離世而被遺忘。

Fill 1
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2008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類第三名】沈君帆《阿嬤的又一年》。(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民主浪潮:布展安排,暗示民主如新生兒脆弱

當系列照片從網站上移轉到展場的實體空間時,原來從上到下閱讀的制式編排,擺放位置與形式有了不同的安排可能,而這對於閱讀影像的脈絡性,又產生了另種微妙的「再現」。

以「民主浪潮」主題展出的照片群為例,和其他主題區展出略為不同,這組照片是以2015年得獎作品《太陽花學運風雲》為基底,同時也把幾位攝影記者於太陽花期間拍攝的照片,整合在牆面上共同展出,透過攝影記者鏡頭下的畫面,當年佔領立法院議場、突襲行政院到警方強勢驅離的情景,重新又回到了眼前。

如果太陽花之於台灣社會最大的民主意涵,在於啟蒙與促發許多年輕世代的公民意識,在太陽花之後至2019年的今天,卻又經歷了包括反同、反廢核等公投挫敗,台灣社會民主之路何去何從?牆上對抗衝突和激昂澎湃的高張力照片群的中央位置,正是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在直視著你的襁褓中嬰兒,暗示著宛如新生兒般脆弱的民主狀態。在佈展過程裡擬再現的反思,已不言而喻。

Fill 1
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民主浪潮」主題展出的照片,以2015年得獎作品《太陽花學運風雲》為基底,同時也把幾位攝影記者於太陽花期間拍攝的照片,整合在牆面上共同展出。(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當新聞攝影與通識教育,激盪出火花

從攝影、編輯、策展到佈展,一環又一環層疊交會的「再現」,是一連串建構意義的過程。其中內蘊今昔對比的批判性思維,使得台灣新聞攝影大賽首度走入大專院校的展覽現場,搖身成了「媒體識讀教育」的完美學習教室。習慣從社群媒體與個人化媒體平台接收新聞訊息的網絡世代學生,透過在這個實體空間內的共同觀看經驗,將得以有機會拉開時間縱深,重新認識台灣社會的發展與變遷,也使同溫層導致的資訊偏食效應,有了一些鬆動的可能。

這是個攝影展,但也不只是個攝影展,這場新聞攝影與通識教育的相遇,能否激出什麼樣的火花?實驗正在北科大校園進行中,也歡迎讀者如你,一起從參與觀展過程中來製造意義。

Fill 1
許震唐、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2019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三名】許震唐《我二十年的鄰居──六輕營運二十年》。(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Fill 1
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2019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簡永達《屍骨還鄉路系列》。(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Fill 1
新聞攝影、台灣新聞攝影協會
2015台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優選】張凱雲《氣爆之夜》。(照片/台灣新聞攝影協會提供)
鄭怡雯

荷蘭萊頓大學社科博士,國立台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社會學門助理教授,並任「視覺社會學實驗室」主持人。致力於探索與推動結合影像與社會學想像之教學課程、研究方法與行動方案,並且樂此不疲。

索引
兩岸之間、政治風景:走出觀察視角的多元性
貧富差距、居住正義:省思當代社會結構的運作
性別人權:藉慰安婦影像,與歷史對話
民主浪潮:布展安排,暗示民主如新生兒脆弱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