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每天都還在排放汙染!」台塑海外汙染受害團體跨海出席股東會抗議
多名台塑海外汙染案關係人在台塑股東會前召開記者會,呼籲台塑集團停止侵害環境與人權。(攝影/黃世澤)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5月30日上午,多名台塑海外汙染案關係人在10點台塑股東會前召開記者會,呼籲台塑集團不應再侵害環境與人權。

他們是:美國德州的黛安・威爾森(Diane Wilson)、裴南茜(Nancy Bui)、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雪倫・拉維尼(Sharon Lavigne),分別代表台塑德州廠汙染案、台塑越南河靜鋼鐵廠(簡稱台塑越鋼)汙染案,以及台塑化美國路州投資案。

台塑多起海外重大汙染引起國際側目,甚至Netflix還針對德州案製作紀錄片。雖然這些爭議已有階段性處理結果,例如:德州案在2019年與受害者達成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3億元)的和解;台塑越鋼案在2016年賠償5億美元(約新台幣153億元)給越南政府;台塑化路州投資案因疫情與抗議而停擺。但和解、賠償後的台塑,仍屢傳出汙染行為,危害當地社區。對這幾位來台的抗爭者們來說,抗爭之路不曾歇止。

在地抗爭30年,台塑德州廠支付15億和解金之後
Fill 1
來自美國德州的黛安・威爾森在台塑股東會上發言,表達對台塑的抗議。(攝影/黃世澤)
來自美國德州的黛安・威爾森在台塑股東會上發言,表達對台塑的抗議。(攝影/黃世澤)

「我們現在每週監測3次,但每次都還是發現塑膠粒或粉末,所以理論上,他們每天都還在排放汙染,」現年75歲的美國德州人黛安・威爾森在5月30日的台塑股東會上表達抗議後,對《報導者》記者說。

身為卡爾霍恩郡資源觀察(Calhoun County Resource Watch)創辦人的威爾森,從1989年開始對台塑德州康福特(Point Comfort)工廠進行汙水調查,並組織在地環保運動,歷經絕食、逮捕、法律訴訟,終於在對抗近30年後,贏得歷史性的勝利──台塑美國願意就德州廠的水汙染訴訟案,支付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3億元)的和解金。

這筆金額是美國《淨水法》(Clean Water Act)實施以來,公民訴訟中金額最高的一筆。除此之外,作為和解的條件,台塑還承諾「零排放」塑膠粒與粉末,若違反協議更將支付罰款,為當地受影響的濕地、水道提供整治基金。

沒想到和解之後,台塑排放塑膠粒汙染海洋的行為仍在持續。從2020年6月到2023年4月為止,台塑已經違反協議高達434次,台塑必須在得知違規行為後30天內付款,目前總共要支付1,026.5萬美元(約新台幣3.1億元)。而這筆錢,會支付到因著訴訟和解而成立的馬塔哥達灣減害信託基金(Matagorda Bay Mitigation Trust)

與「零排放」承諾距離迢遙,工廠直到現在仍「每天排放汙染」
Fill 1
黛安・威爾森從1989年開始對台塑德州康福特工廠進行汙水調查。她說,直到現在每週監測3次,但都還是發現塑膠粒或粉末。圖為2021年威爾森從工廠排水孔外的水道河床捧起泥土,塑膠粒輕易可見。(攝影/AFP/Mark Felix)
黛安・威爾森從1989年開始對台塑德州康福特工廠進行汙水調查。她說,直到現在每週監測3次,但都還是發現塑膠粒或粉末。圖為2021年威爾森從工廠排水孔外的水道河床捧起泥土,塑膠粒輕易可見。(攝影/AFP/Mark Felix)

威爾森說,當初要與台塑和解時就思考,「要如何確保台塑所有設施不會再排放汙染?要怎麼樣去監督他們真的是零排放?」最後,他們想出來的方法是,請一個第三方的機構,持續監控兩個區域水質,一個地方是台塑排水管,另一個地方是海灣。

而根據和解協議,罰款方式為:第一年若發現水裡面有塑膠粒排放,一天罰1.5萬美元(約新台幣46萬元),到第二年是2萬美元(約新台幣61萬元),第三年是2.5萬美元(約新台幣77萬),目前第四年,則是一天3萬美元(約新台幣92萬元),最高將罰到一天6萬美元(約新台幣184萬)。

「我們現在每週監測3次,必須監測到他們連續6個月都沒有違規,協議裁決(Consent Decree)才會結束。」威爾森強調,現在台塑每天都還在排放汙染,距離零排放差得很遠。

不過,台塑也曾對協議裁決援引爭議解決(Dispute Resolution)程序,認為不應該為工廠外發現的所有塑膠排放繳納罰款,而是只有新的排放才應被罰款。

對此,威爾森表示,如果台塑拒絕支付罰款,就會將他們告上法院。「我們已經將他們告上法院2次,」她認為,台塑仍不斷試圖擺脫困境、找藉口說沒有汙染,但依照裁決,若台塑不遵守協議,「我們會將他們告上聯邦法院強制執行。」

金錢補償用於重建產業,但社區與環境復原仍是漫漫長路

目前,台塑所支付和解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3億元),再加上違反零排放協議的1,000萬美元(約新台幣3億元),高達6,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8.3億元)的金額,正用在改善當地環境,重建產業。

台塑美國德州廠當地原本就是以漁業維生的社區,而且曾是全美國蝦子出口量最多的地方,但多年來產業沒落,漁業公司倒閉不少。因此,這筆錢裡的2,000萬美金(約新台幣6.1億元),用來成立一個永續漁業合作社,由當地漁民所有。

「他們原本所屬的公司倒閉之後,這一筆錢就是用來重建漁業,」威爾森說,合作社直接由漁民去開發經營,讓他們有足夠的錢買加工廠、冰庫,也讓他們可以買卡車推銷漁獲,提升當地的就業機會,在附近也開設了各式各樣的商店,讓原本死氣沉沉的社區,因為這一筆資金的挹注振興在地漁業。

除此之外,基金也用來改建公園、維護海岸線,也還有800萬美元(約新台幣2.5億元)用來資助環境研究計畫,全部投入研究當地海灣,包括塑膠粒的現況調查與影響,還有水裡面還有哪一些有毒的物質。威爾森說:「這些資金,大幅增進我們對於當地海岸以及生態系的瞭解。」

儘管,這些資金逐步改善當地就業環境,但威爾森強調,最終目的不是一直罰台塑錢,而是希望台塑真的達到零排放,不過依現況看來,「台塑只是為了執行協議而付款。」也因此威爾森提到,若回到2019年簽署和解協議的當時,她會更要求台塑的工廠設計,改善排水系統,確保塑膠顆粒不會排出廠外。

美、越受害者團體跨海參與股東會,控訴海外汙染
Fill 1
代表台塑越鋼受害者發言的裴南茜,拿著台塑的股東會通知書進入會場。(攝影/黃世澤)
代表台塑越鋼受害者發言的裴南茜,拿著台塑的股東會通知書進入會場。(攝影/黃世澤)

5月30日,威爾森應「監督台塑越鋼聯盟」之邀來台,順利拿著委託書進入台塑股東會現場的她,也當場對台塑集團呼籲停止汙染土地、空氣和水,還給人們乾淨永續的環境。

除了威爾森以外,來台的還有代表台塑越鋼受害者發言的裴南茜、以及反對台塑化在美國路州投資設廠的雪倫・拉維尼。

未獲合理賠償、抗議還遭暴力鎮壓,台塑越鋼受害者的無助7年
Fill 1
位於越南河靜省的台塑越鋼。該廠在2016年發生嚴重汙染事件,造成沿岸大量魚類死亡。(圖片提供/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位於越南河靜省的台塑越鋼。該廠在2016年發生嚴重汙染事件,造成沿岸大量魚類死亡。(圖片提供/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威爾森在美國德州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也有第三方機構在當地監測環境,但台塑越鋼2016年汙染事件的受害者就沒這麼「幸運」。該年4月,越南中部沿岸出現大量魚類死亡,是越南最嚴重的環境災害之一。經當地抗議與越南政府咎責後,台塑於2016年8月支付5億美元(約新台幣153億元)給越南政府。

然而事件至今,當地大多數的汙染受害者仍未得到合理賠償,環境汙染的後續影響也未能確認,更遑論環境的復原。

台塑越鋼汙染案受害者曾試圖在越南提起3次訴訟,皆遭駁回,還有抗議者遭越南政府暴力鎮壓,甚至被逮捕、判刑。

美國台塑受害者正義會(Justice for Formosa Victims)副會長裴南茜很能理解他們的處境,雖然她自己並非越鋼的實際受害者,但她在1979年因越南共產黨上台而逃離越南後,延續曾在越南擔任記者的專業,在美國經營租賃事業之餘,也會在美國的越南媒體撰寫文章,持續關注越南。

當她2016年得知越鋼事件後,「我就很想要協助這些沒有能力自救的人。」她決定組織協會,以正式訴諸法律的途徑,協助受害者。裴南茜說,汙染事件後,當地的漁獲量變少,可能只夠村民吃,不夠外銷,所以原本以外銷為生的漁民就必須要離開,「他們就得要到南方的省分去從事勞力工作,有的人甚至是抵押房子,為了就是要換旅費去海外工作。」

裴南茜負責在美國幫忙整理了上千位受害者名單給台灣的律師,她看到受害者們的生活都變得十分艱難,他們可能一個家庭裡面有4、5個小孩,只有一個人出門養家的話,無法負擔家計,因而父母必須將孩子留在家鄉去其他地方工作,小孩可能交給祖父母或給鄰居、親戚照顧,「能夠相聚的日子遙遙無期,這種人生真的是非常痛苦。」

她提到,不像美國德州案能夠得知當地汙染的現況,甚至有第三方機構監測,越南受到汙染後的環境究竟如何?至今未看到任何研究或公正的評估報告。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孫興瑄也補充說,「台塑集團在越南的汙染,對於當地居民的身體、環境、生態有何影響?7年來,居民不曾得到答案,也不曾有任何具公信力的科學報告供民間檢視。」

孫興瑄在今年台塑股東會提出訴求,和去年環團在台塑股東會上所提的一樣:「台塑集團應即刻安排公正第三方,於台塑河靜鋼鐵廠進行環境與人權影響評估並公開報告。」台塑董事長林健男聽完環團代表們在台上的發言後,僅簡短表示,都已經有按照當地政府規定審慎處理。

近8千越鋼受害者向台灣提告,至今苦等司法救濟
Fill 1
2022年12月,立委邱顯智、范雲,以及監督台塑越鋼聯盟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台灣政府降低或排除司法救濟障礙。(攝影/林彥廷)
2022年12月,立委邱顯智、范雲,以及監督台塑越鋼聯盟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台灣政府降低或排除司法救濟障礙。(攝影/林彥廷)

除了訴求台塑越鋼必須做環境、人權評估外,越南受害者也希望儘早等到台灣的司法救濟。

2019年6月,7,874名受害者轉而向台灣提告,對象包含台塑集團、台塑河靜鋼鐵及其他多個企業等24名被告,求償1.4億元。過程歷經地方法院、高等法院審理,認為台灣沒有管轄權而駁回後,律師團再向最高法院提出抗告,認定其中有13名設籍在台灣的被告,台灣法院有權審理。

不過,最高法院也要求越南原告,需要到駐越南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進行律師委任狀驗證,而當中的驗證程序,又必須經過越南政府驗證身分,對於越南受害者而言,是難以預估與承受的風險。

裴南茜說,「經過越南政府的認證才能夠被看作是有效文件的話,其實等同於是對他們判死刑,因為這一些受害者若發聲,可能被逮捕、坐牢。」根據國際新聞報導的整理,已經至少有16名越南公民因捍衛人權遭逮捕或判刑。

經過環團與外交部一年多來的溝通,外交部終於在今年(2023)5月發函表示,除非有必要,原則上可以不必經過越方驗證委任狀,越鋼案律師團也正在向法院爭取更多時間將資料補正。

台塑化在美國路州的千億設廠計畫也遇阻
Fill 1
從美國路州來台、反對台塑在當地設廠的組織「Rise St. James」發起人、2021年高曼環境獎得主雪倫・拉維尼(左二),是強烈反對台塑化在路州設廠的關鍵人物之一。 (攝影/AP Photo/Gerald Herbert)

而台塑過往的環境汙染侵害紀錄,也讓集團的新投資案──94億美元(約新台幣2,889億元)的路州案當地居民繃緊神經。從路州來台、反對台塑在當地設廠的組織「Rise St. James」發起人、2021年高曼環境獎得主雪倫,除了共同聲援台塑越鋼和德州的汙染受害者外,也是強烈反對台塑化在路州設廠的關鍵人物之一。

她指出,台塑集團預計在路州投資94億美金建廠的「陽光計畫」一旦完成,這占地2,500英畝的廠區,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塑膠生產設施。

當2020年1月路州的環境品質部(Louisiana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核發廢氣排放許可後,雪倫的組織Rise St. James就開始對州政府提起訴訟,到2022年9月時,美國路州地方法院裁定,環境品質部未能證明台塑化的廢氣排放不會違反聯邦空氣標準,因此撤銷發放給台塑化的廢氣排放許可證。

台塑化董事長陳寳郎當時回應,將配合州政府提出上訴。不過,在法院撤銷廢氣排放許可以前,此投資案就已因疫情停工,也須對環境衝擊評估進行補件。

已經73歲的雪倫說,就現階段而言,會持續關注台塑化後續是否會繼續設廠,該廠區若被允許建造,將再度重擊當地已被稱為「癌症巷」的黑人社區。此次來台,她也帶著共同在組織工作的女兒莎米拉・拉維尼(Shamyra Lavigne),莎米拉說,「就是想要來多了解台塑這間台灣公司,因為台塑是開啟我們一切抗爭的原因。」

至少做到「尊重」、「不侵害」,環團籲重視企業與人權
Fill 1
美國路州的雪倫・拉維尼(左二)及其女兒(左一)、美國德州的黛安・威爾森(右二)、裴南茜(右一),共同來台,向台塑表達抗議訴求。(攝影/黃世澤)
美國路州的雪倫・拉維尼(左二)及其女兒(左一)、美國德州的黛安・威爾森(右二)、裴南茜(右一),共同來台,向台塑表達抗議訴求。(攝影/黃世澤)

雖然以往的台塑股東會也總是會有環團到場,但籌備今年活動的孫興瑄說,這次是第一次同時有海外三個地方的代表來台。

孫興瑄說,為避免類似於台塑德州、越鋼的汙染與人權侵害繼續發生,除了持續呼籲企業進行環境與人權影響評估以外,孫興瑄強調公司應更重視「企業與人權」──企業在做任何與企業營運相關的任何活動,可能包含生產、販售、採購等活動時,都應該要尊重人權、不侵害環境。

「我都會特別小心,是用『尊重』、還有『不侵害』,而不是用『保護』。因為保護是更積極的,在國際人權公約的概念下,保護是國家有保護義務,但通常不會直接說企業有保護義務,可是企業至少就是要尊重、要不侵害。」孫興瑄說,台塑的案例很顯然就是企業沒有尊重人權。

台塑(Formosa Plastics)頂著福爾摩沙(Formosa)之名,在世界多處造成嚴重且不可回逆的環境汙染、人權侵害,讓福爾摩沙蒙上罵名。她強調,所有企業都應該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尤其台塑作為資源豐富的大企業集團,更是責無旁貸。

而針對台塑越鋼是否可能進行第三方的環境與人權評估,以及美國德州塑膠顆粒排放及罰款等問題,《報導者》詢問台塑集團後,未獲回應。

索引
在地抗爭30年,台塑德州廠支付15億和解金之後
美、越受害者團體跨海參與股東會,控訴海外汙染
至少做到「尊重」、「不侵害」,環團籲重視企業與人權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