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 Reporter》

台灣人均GDP如何超越韓國?民眾對亮眼的經濟果實「有感」嗎?
(設計/江世民)

文字大小

分享

收藏

2021年,台灣的人均GDP在世紀疫情之中逆勢成長,首次超越3萬美元(約新台幣92萬元)。到了2022年,台灣經濟數據再次傳出「捷報」,20年來首次逆轉、超越韓國。

乍看之下,台灣經濟似乎終於擺脫了長達20年的停滯。然而GDP的亮眼表現,卻和不少台灣人的「體感」存在落差;台灣平均薪資的增長幅度,也難以跟上GDP的成長。

究竟,GDP這個經常出現在經濟新聞版面之中、各國都很重視的指標是什麼呢?為什麼台灣的人均GDP,能在去年超越韓國?在台灣亮眼的經濟數據底下,還藏著哪些隱憂呢?

學者:除了勞雇分配失衡,尚有物價及產業因素影響薪資所得

政治大學經濟學系教授莊奕琦對《報導者》表示,生產成果向資方傾斜的現象並非台灣獨有,主因是自動化生產全球化,導致工作機會消失、或移往國外,降低勞工議價能力。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樊家忠則認為,1980年代台灣以勞力密集產業為主,因此在生產要素的市場上,勞動力比資本重要;但到了2000年之後,台灣製造業產業升級,逐漸變成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連帶導致資本分配到的生產成果不斷增加。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楊子霆接受《報導者》採訪時則指出,一般民眾對GDP成長「無感」,除了分析勞雇分配比例外,還要看物價變動對「實質薪資」的影響

台灣經濟成長的模式藏著哪些隱憂?

吳聰敏指出,為了提升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台灣央行可能會干預匯市、壓低新台幣匯率;但為了避免新台幣升值,央行也必須不斷購買從國外流入台灣的美元。這種做法,一方面會增加新台幣的供給,從而壓低新台幣利率,進一步推升房地產價格;另一方面,央行持有的大量美元,也會孳息、以「盈餘繳庫」的形式挹注政府財政,讓政府更難阻止央行的政策。

然而,便宜的新台幣雖然能增加出口廠商的競爭力,卻也讓台灣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商品、出國旅遊時,覺得難以消費得起,形同是在拿全體消費者的國際購買力,去補貼台灣的出口廠商

此外,為了維持更低的生產成本,政府也會有誘因去介入市場、壓抑物價,然而對平抑物價的過分追求,卻也可能就是台灣薪資長年難以提升的原因之一。

換言之,台灣今日常見的經濟問題,比如低薪、高房價,很有可能都和台灣經濟過於依賴出口產業的特質有關。

更值得憂心的是,台灣出口至中國的商品大部分為電子零組件等中間財,但隨著中國製造業逐漸往產業鏈的上游移動,若台灣未來無法維持技術上的優勢,經濟的成長動能也恐怕難以為繼。

歸根究柢,GDP雖然反映了台灣科技產業的競爭力,卻也透露出台灣經濟的隱憂。台灣經濟發展至今,GDP的多寡或許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如何讓經濟成果雨露均霑、改善台灣過度仰賴製造業出口的狀態,或許才是我們此刻最該關注的事情。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

獨立的精神,是自由思想的條件。獨立的媒體,才能守護公共領域,讓自由的討論和真相浮現。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堅持以非營利組織的模式投入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你的支持能幫助《報導者》持續追蹤國內外新聞事件的真相,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和我們一起推動這場媒體小革命。

本文依 CC 創用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3.0台灣授權條款釋出

有你才有報導者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的完成有賴讀者的贊助支持,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

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報導者能夠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

有你才有報導者

這篇文章有賴讀者的贊助完成,我們以非營利模式運作,邀請你加入 3 種支持方案,讓我們能走更長遠的路。

瞭解更多